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四大杯赛”没落的喜与忧

发稿时间:2019-03-26 08:25:00 作者:斯涵涵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截至昨日,教育部公示《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已过去整整两个月。这份只包含了32项全国竞赛的“白名单”一经公布,就在中小学生竞赛圈和培训圈中引发“地震”。这份“白名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白名单”以外面向中小学生的所谓全国性竞赛活动均不合规,教育部将通过调研、巡查、接受举报等方式强化对竞赛活动的监督检查,对违规举办的将严肃处理。曾在民间大名鼎鼎的中小学数学“四大杯赛”——“迎春杯”“希望杯”“华罗庚金杯”“走美杯”,三个已经停办,一个仅面向高中生。(3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曾几何时,“四大杯赛”在我国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目中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早在1998年,北京市一些重点初中对在“迎春杯”等数学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了格外关注,因此一些培训机构开始把各种杯赛宣传成“点招”的砝码。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保送政策,奥赛帮不少学生打开通往名校的大门,面向数理化生的竞赛培训机构趁机而起,“四大杯赛”更是一时风光无限。

  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全民奥数热”,培训机构超纲教学、奥数低龄化成为常态,无数学生们奔波于各大培训机构之间,疲惫不堪,题海战术磨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不仅浪费时间、金钱与精力,还使之产生厌学、畏难情绪,沦为背负重压的无奈“陪跑者”,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无数个废寝忘食、埋头刷题的日夜,禁锢了活力勃发、多姿多彩的少年时光。

  2010年,教育部出台政策,全面取消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保送资格。“禁奥令”下奥数热迅速降温。但“四大杯赛”因其名声显赫没有受到太大影响。《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出台,是给“四大杯赛”写下了休止符——三个已经停办,一个仅面向高中生。在学科竞赛大幅缩减和严格控制的背景下,这一冲击波也迅速波及了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中涉及竞赛,以及为竞赛生服务的课内知识“超前学”班,也都纷纷紧急叫停。

  “四大杯赛”走向没落是一个必然,也是一桩好事。要知道,奥数并无原罪,并不适合于通识教育,仅适合少数(约5%)有天分的孩子学习。但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埋头题海、填鸭式教学、唯分数论越来越约束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试教育中的“全民奥数”,越来越让学生不堪重负,越来越阻碍时代的发展,为学生减负成为时代呼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由于面向小学、初中生没进入教育部“白名单”。组委会准备3月再次申报。也就是说“华杯”赛还可能起死回生;而“北大培文杯”转型为“写作大会”,可见政策刚出来,培训市场、老师、家长们也还处于观望的状态;而不久前围绕国际数学大赛中中国队的“失败”,又响起了“不该禁奥”的质疑……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如果以为奥数培训就此打住,恐怕太过简单。

  还有一个现象不能忽视,近年来少儿编程班变得火爆起来,继奥数热之后,成为孩子课外培训课程表里又一新事物。如果不改变功利化的应试教育模式及理念,如果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得不到根本改观,社会教育资源不在奥数上投入,势必会转向投入与数理教育平行的其他教育,比如人文,体育,艺术等。换言之,奥数之后是编程,“四大杯赛”之后会是什么赛事呢?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此消彼长,物盛则衰,是万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四大杯赛”的兴盛与没落,有所必然,故有喜也有忧,我们既要认真剖析也应理性应对。处理好学科整体水平与竞赛顶尖实力之间的关系,让高考走下神坛,让学生恢复青春和天性,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宗旨,透过“四大杯赛”走过的历史抛物线,我们应该总结教训,少走弯路,从中看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斯涵涵)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