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高校互认学分利于改善教育资源错配

发稿时间:2019-01-11 19:00:00 作者:韩中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以后也可以选别的学校的课了,超级开心。”1月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蒋悦童在得知学校与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政法等学校签署校际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合作框架协议后激动地说道。

  推动同城高校学分互认,多地高校已走在全国前列。例如“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和“武汉七校联盟”,新近又有济南长清大学城高校推出的“长青联盟”。可以说,高校联合办学已渐成趋势,全国多数省份已有高校“抱团取暖”,推动彼此学分互认、资源共享。

  事实上,强化高校间的有益协作,于高校人才培养大有裨益,很多专业类高校,受限于现有教育资源匮乏,所开设的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兴趣和需求,无形中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以武汉为例,七所同城重点高校中,除了武汉大学学科门类和专业较为齐全,其余高校学科设置与发展都有所偏重。学分互认之前,理工科的同学想要选修外语类的专业,医学专业的学生想要学习法学类的课程,往往会受限于本校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只能不了了之。

  而学分互认之后,七所学校本科生只需任选其中一所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或专业课,就可拿双学位,由于各校学科特色鲜明,相距不远,这一模式获得成功。据我所知,很多学校的学生都选修了武汉大学的法学和新闻专业,在就业时提高了竞争力。

  不仅如此,高校学分互认还能优化各校的学科设置,强化高校一些教师危机意识,加速冗课的裁汰。学分互认之后,那些明显不好的选修课就会迎来学生“丢弃”的现实,课程建设落后者就有可能遭遇停开命运。

  当然,这并非是说推动高校学分互认是一剂万能良药。实际上,高校学分互认从来都是成败并存的,很多地方的校际课程互选,由于学科特色不鲜明,对外校学生缺乏吸引力,即便冠之以校际遇之名,却难有校外学生受益,注定不能真正落地施行。就现实而言,同城之间的高校学分互认仍然面临诸多梗阻。例如,部分高校不愿“亮家底”、开课成本核算难、通勤时间过长以及“名师效应”带来的选课盲目性等问题。

  但即便如此,推动同城高校间学分互认仍有很大必要性。它不仅能够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专业型高校盲目进行专业扩张,还能够重新定义教育公平。

  众所周知,“985”“211”等各类名校工程提升了中国头部高校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但也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悬殊的现状,据经济观察报此前查阅的公开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3年,仅30多所“985”高校就拿走了超过50%的政府科研经费,其余上千所高校拿走剩下的50%,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程度颇深。

  要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从经费投入方面向普通高校倾斜固然必不可少,但开放重点高校课程跨校开放,及普通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也至关重要。毕竟,再普通的高校也会有至少一两个拳头专业,参与的高校越多,教育资源的流动就会更加均衡。(韩中锋)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