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平“语”中的为民情怀

发稿时间:2018-10-12 09:25:00 作者:吕程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央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一集正式播出。内容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环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论述当中的那些用典,生动阐释这些用典背后的治国之道和文化精髓,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

  什么是为民?为什么为民?怎么样为民?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深深地为民情怀。

  为民是要把老百姓的冷暖时刻放在心头。身处庙堂,更应时刻忧其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时刻将百姓疾苦放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修沼气池、打井、打淤地坝、开办铁业社、磨坊社等等,在梁家河度过七年知青岁月的青年习近平,为那里的百姓办了许多实事。今天,习近平总书记那颗为民之心,始终没有变。困难群众生活的好不好是他心中不变的牵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全面小康是他执着的坚守。多年后再次回到梁家河,这里百姓生活的怎样,收入状况如何,依然是他心中最大的牵挂。

  想民所想,忧民所忧,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牵挂于心;急民所急,解民所困,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爱民为民的情怀。正是因为这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赢得了民心所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前途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政权的兴废在于民心,而民心的去向则在于官员的作为。为官就要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新时代共产党人更应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的政绩”这样一种政绩观,深入百姓身边,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适应这个主要矛盾的转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大考题。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先让中国几千万人口真脱贫,让贫困县真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既是要求,更是承诺。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为了兑现这个承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共同努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切实实为人民谋幸福,下大力气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实际的民生问题,让老百姓能更好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书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追求,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拼搏奋进,我们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吕程程)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