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孩子花看病钱打游戏敲响家庭教育警钟

发稿时间:2018-10-09 14:00:00 作者:林春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节假日期间,有的家长会让小孩子玩玩游戏,不过,这些家长可得当心你的钱包,因为,一不小心,孩子们有可能就挥霍掉一笔巨款。南川的赵女士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她准备了3万多元的看病钱,却被小儿子悄悄地花在了游戏上面。(10月9日 《重庆日报》)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游戏也越来越有诱惑力,一些孩子已经逐渐被网络游戏吸引,甚至染上网瘾,为孩子本身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南川的赵女士准备了3万多元的看病钱,却被小儿子悄悄地花在了游戏上面。看到这里,实在令人心痛,孩子竟然迷恋游戏到如此地步,但在心痛之余,家长更需要反思自己。

  其实,南川赵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像山东13岁男孩玩游戏打赏主播,花掉母亲两万元积蓄;陕西10岁孩子偷用父亲支付宝,4天内给游戏充值近2万元……而且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与保护研究报告(2017)》显示,七成青少年有过游戏付费行为,约2/3的青少年通过网络支付工具给网络游戏付费。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孩子在游戏上的行为需要引起重视,而家长应当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玩游戏绝对是长期的事情,在平时会有相应的外在表现,家长应该及时观察和发现孩子对游戏的痴迷情况。当孩子极度沉迷游戏时,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家长不注意观察,严格控制孩子玩游戏时间,导致孩子沉迷游戏,最终才酿成悲剧。

  众所周知,当下一些平台为了盈利,缺乏严谨的审核制度,而家长作为孩子监护责任的主体,应该是孩子游戏过分消费的最后一道防线,父母应该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在进行支付时,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银行卡的密码,须知,孩子年龄较小,抵抗诱惑的能力不强,一旦受到不良引诱,很容易上当受骗,给家长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正如南川的赵女士提到的,帐户的密码有可能在她支付时,小儿子就悄悄记住了。因此,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这方面,切实构建起一道坚强的防线。

  3万元说多不多,但对于借来看病而言,可能就是救命钱,孩子将看病钱花在游戏上为无数家长敲响了家庭教育的警钟。家长应该在平时多花点心思关注孩子,积极和孩子交心,加强教育引导,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并严格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防止孩子游戏成瘾。(林春)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