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红色故都瑞金脱贫竖起新标杆

发稿时间:2018-09-03 09:53:00 作者:罗瑞明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红色故都”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是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也是著名的老区。截至2012年末,全市仍有贫困人口31565户、13360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8%,是赣南有名的贫困县市,然而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却来了个华丽大转身,7月29日,江西瑞金市翻开了历史新篇章,正式宣布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10多万贫困人口摘帽这不是一般的下功夫,要知道在这贫困人口中,有不少是深度贫困,如:因病因残致贫,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致贫;还有预想不到的天灾人祸致贫。将一个县所有的贫困人口脱离出来,得下多少功夫,耗费多少心血?

  脱贫攻坚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任何悬念,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要他人脱贫,干部首先要“吃苦”,“一对一”,“人盯人”,下乡入户,与贫困对象叙衷情,谈脱贫,该帮的要帮,该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像当年苏区干部那样走贫问苦,给贫困人员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瑞金5000多名党员干部组建227支扶贫工作队,立下军令状,明确责任,长期驻守,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在其中:有的带病坚持;有的把家事放到一边;有的甚至推迟婚礼。如:邱海山2015年开始在九堡镇清溪村开展扶贫工作,结对帮扶钟火庆等五户贫困户。几年来,邱海山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亲戚,尽心尽责、出钱出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被贫困群众称为“我家亲戚”。正是有许许多多的邱海山似的干部结穷亲,帮穷富,才得以实现拔穷根。

  脱贫攻坚要满怀感情,更要倾注真情,真情具体表现为,因地制宜,精准识别,对症下药,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精心谋划产业工程,既要按照普遍指导的政策执行,又要有自己的扶贫特色。瑞金在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基础上,创新了不少扶贫方式,如:“七到”工作机制,“五个一”工作法,“三集中一边倒”、“12345”等,精准扶贫,帮抚到位,不留空隙,让阳光照进每一位贫困户的心里。尤其是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贫困群众既做股东,又做员工,如:叶坪乡田坞片区的6个村把万亩耕地建设成智能大棚、多功能大棚,每亩产值达到一万六千元左右。同时,吸纳周边农民入驻园区打工就业,人均年增收近2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扶贫进度快不快,脱贫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人。要发挥扶贫的积极性光靠自觉不行,还得有相应的措施激励和处罚,该表扬的表扬,该处分的处分,压实责任,从县到乡到村一级抓一级,仅在今年四月,因扶贫领域“作风不实” 瑞金市11名干部被处分。在强有力的制度考核下,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有利的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加快了脱贫的步伐。

  赣南革命老区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瑞金率先脱贫为革命老区脱贫提振了信心,增强了勇气,树立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瑞金样板”,老区脱贫攻坚将进一步的书写优异的答卷谱写新的篇章。(罗瑞明)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