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基层党员干部要经历三种成长的“风雨”

发稿时间:2018-08-08 14:45:00 作者:吴金伟 来源: 中国青年网

  8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一篇“宣言”的署名文章,题为《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文中指出,“事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目标的壮丽,更在于过程的壮丽;生活的美好不仅在于享有的丰富,更在于经历的丰富。美好生活不是温室里的生活,不是真空里的生活,风风雨雨就是生活的本身。”

  仔细评味文章中的话语,其背景不言而喻,文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快速发展”留下的问题、“发展起来之后”的烦恼、“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坎,这些构成了当前中国和中国人民要面对的“风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当前中国的“风雨”终究要依靠一代代党员干部继往开来、艰苦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克险,实现伟大梦想。而如何成为一名敢作敢为、善作善为的党员干部,在笔者看来,这需要经历三种成长的“风雨”。

  其一,要习惯有风有雨的常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强调的就是以一种从容、豁达的精神品质去面对风雨。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创业”路,面临“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国内外复杂的斗争形势,建党初期仅有40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仅用了28年时间就建立了新中国政权。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一穷二白,重工业几乎为零。而正是在这些“烂摊子”上,我们顶住了帝国主义军事封锁的压力,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极度困难,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这些成就的取得依靠的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毛泽东同志曾作词,“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米”,指的就是如此的精神内涵。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是一方百姓的“主心骨”,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脱贫攻坚的重担,我们更要以清晰的头脑做好规划,以积极的心态做好落实,真正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其二,要练就风雨无阻的心态。“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这强调的是我们敢于向风雨亮剑的态度,也蕴含着在中国人始终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面临国内生活水平低下,中华儿女拿出了敢叫日月换青天的气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面临国内复杂的腐败形势,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中国共产党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向自身亮剑,驰而不息的刹住腐败之风。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下行的过重压力,我们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杀出一条血路”,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这其实就是一种风雨无阻的心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有“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勇气,不为任何困难所阻,心中常怀国家与人民,面对艰巨任务冲锋在前,面对艰难险阻奋战在先,以实际行动传递信心和信仰、凝聚奋进的力量。

  其三,要乐于风雨兼程的状态。“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强调的是我们要不满足、不止步于过去的成就,要为实现更高远的目标,迎接更美好的生活,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箴言掷地有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不懈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坚定初心。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了6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200年的路,可我们从未陶醉于过去的成就,在新时代下,我们提出建设“一带一路”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成果,我们倡导“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其实就是一种风雨兼程的状态。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不能有任何歇歇脚的念头,时刻绷紧为人民谋幸福之弦,策马扬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激励中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基层干部需要在风雨的磨练中成长自我,习惯常态,磨练心态,充实状态,在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征程中书写人生华丽的篇章。(吴金伟)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