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爱心冰箱”需完善制度和管理方能持续

发稿时间:2018-07-31 10:41:00 作者:江德斌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伏天高温集中,全国掀起一阵“降温公益”风,北京街头首个“爱心冰箱”上周现身东大桥地铁站外,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小哥和交警免费提供西瓜和冷饮。有不少路人注意到“爱心冰箱”,纷纷拍照点赞,也有好奇者打开冰箱只看不动。一位常在附近奔走的外卖小哥赶来取水降温,咕嘟嘟一瓶下肚,没再多拿,称把水留给同伴。爱心冰箱发起团队称,目前已有不少市民联系想要捐水,他们会在北京街头设立更多“爱心冰箱”,帮助辛苦的劳动者度过炎炎夏日。(7月30日《北京晨报》)

  “爱心冰箱”刮起慈善旋风,很多城市都相继出现了“爱心冰箱”,其模式类似,都是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小哥、交警等免费提供西瓜和冷饮,部分城市的“爱心冰箱”还放置了面包、酸奶等食物,供有需要的市民取用。“爱心冰箱”与“爱心零钱箱”等类似,都是一种简单的街头公益活动,用微公益向市民传递慈善理念,给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些小帮助,花费不大,效果却很好,而且因模式新颖,容易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进而掀起模仿热潮。

  其实,“爱心冰箱”并非首次出现,前几年部分城市就有商家、社会组织举推出过“爱心冰箱”,由爱心企业、个人主动提供免费食品。比如餐饮企业每天会购买大量的食材,但是食材往往会有剩余,这些剩余的食材会被做成爱心餐,在“爱心冰箱”里供应,给环卫工、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免费食用。

  应该说,“爱心冰箱”初衷是好的,创意也很新,顿时获得各方赞赏,媒体亦多加报道,给予很大的期待。不过,从各地“爱心冰箱”活动的经历看,往往在初期秩序较好,经过一阵子后,就会出现一人多拿、重复领取、哄抢食物等现象,甚至因免费食物数量有限,导致分配不均,诱发矛盾冲突现象。如此一来,真正有需要的群体,并未获得免费食物,都被无关人士抢占了,令爱心大打折扣。

  “爱心冰箱”里无论是放冷饮,还是免费食品,都只是简单的内容变更,其公益模式并未发生根本变化。需知,“爱心冰箱”开头容易,坚持下去不走样,真正发挥慈善效用,避免无端的浪费,就考验活动组织者的管理能力了。显然,公众在对“爱心冰箱”感动之余,更要进一步思考,如何促使“爱心冰箱”模式更加完善,将公益惠及到真正有需要的群体,方可久久为功,以避免总是被少数人占便宜,导致公益活动走偏,无法维持下去。

  此前上海、成都在推行“爱心冰箱”时,就曾遭遇过一人多拿、哄抢食物等类似尴尬,最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管理模式,采取实名登记制度和志愿者负责发放食物等方式,从而避免一人多拿、重复领取等现象。可见,公益活动也要有完善的制度和管理,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有效防范爱心不被侵占,才能让“爱心冰箱”公益走得更远。(江德斌)

责任编辑:王秀丽 实习编辑 于航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