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别让“伪科普”伤了“真感情”

发稿时间:2018-07-19 13:51:00 作者:杨玉龙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不少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往往能看到转发的大量所谓“科学研究表明”文章。开头都“科普范儿”,然而不久就画风突变,大肆推销某种药品或者医疗器械。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大多集中于两性疾病、健康养生等领域,被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或商家利用,包装宣传其产品或服务。(7月18日新华社)

  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重量级”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援引……这样的字眼,极容易给受众带来认知上的混淆。尤其是对于有相应症状的患者而言,更是一种危害。如果这些专家解读、权威解释等都是杜撰的,无疑会贻误疾病的诊治。所以,这些看似是正经的医疗知识科普,更有可能成为伤人乃至害命的“凶器”。

  梳理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点:利用日常经验编织科学神话,援引国外研究数据显示权威,以科技术语和国际荣誉吸引眼球。而一些出自医药公司本身的营销团队、广告公司的专业策划或是自媒体写手的科普网文,往往是通过大数据造假、修改国外研究文献、套用似是而非的医学理论等手段,来炮制“科普”文章。

  实际上,对于公众而言,面对铺天盖地的科普,若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很难明辨其中的真与假。尤其是一些科普知识,一则附上活生生的案例;二则还有一些耸人听闻的警示;三则更有精准的“救命”通道。如此,就很容易忽悠人。尤其是辨别能力有限的中老年人,一旦沉溺其中,不幸中了不法商家营销套路,极容易破财而又不能免灾。

  诚如医生警示,虚假医疗广告推销的产品,很多对患者的肝脏、肾脏、心血管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虚假医疗最大的危害是延误了对患者的治疗时机。 因此,对“伪科普”,其一,受众须有正确的认知,并加强防范。比如,面对朋友圈里的医疗知识,应多从正规医院医生那里求证,对于不符合科学的内容,不信不传,更须积极做好辟谣。

  其二,须强化监管与审核。一方面,自媒体平台应对发布的文章加强审核,诚如专家建言,通过关键词屏蔽、黑名单提醒等方式控制伪科普的传播;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强有针对性监管,这些“伪科普”未尝不是虚假广告的变种,对此就须零容忍,通过拓宽举报渠道,加大对广告主、经营者和发布者的惩罚力度。

  其三,需要“真科普”有力还击。道理不难理解,“伪科普”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恰恰证明了“真科普”宝贵稀缺。因此,卫生部门应注重科普宣教和疾病预防,既让公众有获取医疗科学知识的正规渠道,更为公众配备上“伪科普”防身武器。惟其此,这些充斥网络和朋友圈里的“伪科普”才不会伤害了受众的“真感情”、“真权益”。(杨玉龙)

责任编辑:彭杰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