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为我国在新时期建设新时代贸易强国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国还需以“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迅速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转变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大国。2009年我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出口规模最大国家,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目前,虽然我国已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但我国与世界贸易强国之间尚存较大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货物贸易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不高,贸易发展不充分。服装、鞋包、玩具等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常年在我国出口排名中位居前列。虽然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该行业的贸易方式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外资出口占比达80%以上,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与外资导向特征。二是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贸易发展不平衡。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反映在服务领域就表现为人们对出国旅游、出境留学与就医的需求快速增长。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和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我国企业对技术、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需求显著提升。但是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势部门却是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领域,服务领域供需不匹配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服务进口增长较快。正是瞄准了这一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才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促进我国贸易领域提质增效。
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建设新时代贸易强国的重要抓手。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无论是世界贸易强国的历史经验还是我国的发展实践都表明,唯有对外开放,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与利用国际市场,增强自身贸易国际竞争力,从而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建设贸易强国必须以全面开放新格局为重要抓手。虽然目前世界出现了一股逆全球化浪花,但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逆转,我国建设贸易强国也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展开。因此,我国要想实现贸易强国梦,就应该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并努力成为引领全球产业链分工和布局的引领者。这就要求中国需要通过全方位开放的体制机制培育竞争新优势,而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助于进一步开放市场,用更高水平的开放拓宽对外贸易的领域和范围,从而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特别是在我国服务贸易距离贸易强国的目标比货物贸易更远的现实国情下,我国更应该依托全面开放新格局,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推动医疗、旅游、金融、保险、营销、研发设计等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企业对高端生产性服务的迫切需求。
以“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贸易强国需要树立全球视野,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过程中,我国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我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得到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可以加强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贸合作,进而拓展对外贸易的国际空间,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会变成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因此,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助于优化我国区域开放布局,还将全方位提升我国的开放水平和质量。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以自由贸易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自由港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相对于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意味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不仅是新时期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方法、新举措与新方略,还将是建设新时期贸易强国的新利器。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依托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新时代贸易强国的目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就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贸易强国梦!(金殿臣 经济学博士、中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