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取消贫困生资格,32人从家庭经济特殊困难降级为一般困难。”日前,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正式公布了对4463名贫困生话费调查的大数据处理结果,或降级或取消的“摘帽行动”为精准帮扶大学贫困生工作夯实了基础。贫困生手机消费调查仅仅是江苏大学贫困生资格再认定工作的第一步。学工处根据消费清单提供的只是初审参考意见,会不会降级或取消资格,最终取决于贫困生所在学院经过调查、约谈和群访后出具的具体处理结果。
江苏大学虽然并没有完全依据手机话费来去除伪贫困生,仅仅采取了第一步,但这种做法本身就不可取。因为目标的锁定本身就有局限性,并非是科学的筛选方式,要想做好这份工作,需要的是多方调查,整体谋划。
不可否认,在已经确定的贫困生学生当中,的确有一些“滥竽充数”之辈,这些伪贫困的存在挤占了真正需要救助的学生名额,造成救济款发放的失效性、失真性!因此,很有必要展开调查,清除假劣伪冒的学生,但,关键是如何查!
依据手机消费来确定学生家庭的实际贫困情况往往有失水准。因为,好多学生并非只有一个手机号,在开通手机号码的时候,也未必一定要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虽然国家规定了号码办理一律实名制,但运营商并没有多少严格遵守这项规定的,大多以盈利为目的,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的。再说,在学生手机号码多个情况下,他们提供的消费记录并不全面,也许只是一部分。
发动学生,让他们参与调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学生们之间朝夕相处,对彼此的情况了解的比较清楚,各自的消费状况、家庭背景、吃饭穿衣等都在相互的监控之内。他们最有发言权。学校只要把检举电话公布出去,根据学生的反映,展开调查,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调查了解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虽然学生数量多,调查有一定难度,但这种方式最有效。负责这项工作的老师,可以采用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直接调查就是深入学生们当中,锁定要调查的人员,通过看、听、问的方式进行,多了解一下他们的身边人,总会收录到真实有用的信息。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学生还要加大扶贫的力度。间接调查可以用打电或网络的方式,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居住地的生产生活情况,询问当地部门的负责人,如,村里的村长,镇里的经常下村的服务人员等。
查处虽然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要把好入口关,做好贫困生人员的审查核实工作。采用自愿报名和班级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然后逐一调查核实,最后把名单张榜公布,要保证有一定的公示期。对有异议的重点调查。如果家庭情况不是特别困难的学生,估计也不好意思申请这部分钱的,因为大学生的自尊心都特别强,补给的钱财又不是很多。
制定完善的体制机制,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的行为。首先,要制定好贫困生的认定方案、措施,让学生明白什么的家庭情况才算是符合条件的;其次,规定好处理措施。对那些弄虚作假,挤占贫困生名额的学生有一套惩处标准,让他们不敢“以身试法”,增加违规的成本。
大学生扶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精准识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大学的相关部门一定要精心实施,切不可简单化、错造化,更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草率进行。(张学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