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中青网评 >> 正文

中青网评:青春尚好,人生处处“吃得开”

发稿时间:2024-06-13 09:30:00 作者:蓝炜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夏梦初织,又到一年毕业季。有人在城市的街角遇见最浪漫的祝福,“先拥抱,再拍照”“奔赴山海,前路漫漫亦灿灿”;有人在论文致谢里写下“纸短情长”,谢授业之恩、同窗之谊、养育之情。毕业是告别,也是开始,是夏日里最澎湃的青春诗句。

  有网友说,毕业那年打喷嚏总以为有人想我,原来是现在的我。走过“毕业季”的人们,也许都难免怀念那段盛夏时光,怀念那个或踌躇满志、或焦虑迷茫、或天真烂漫的自己。如果能回到那年夏天,想对站在绚烂骄阳下的自己轻声说一句,毕业快乐。人生是一趟慢行的列车,沿路风光很美,有颠簸的山路、湍急的溪流、开阔的草甸,重要的是,人生处处是旷野,人生处处吃得开,别着急,慢慢来。

  别着急,相信青春无惧考验。面对全新的开始,眼前可能是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可能是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可能是较高的生活成本和囊中羞涩的窘迫。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青春难免有“斑驳”、有阵痛、有羁绊,走出校园也难免遇困惑、遇挫折、遇考验,面对可能碰到的“坎儿”,多一些心理预期,少一些自我怀疑,多一些沉着应对,少一些惊慌失措。青春何处风光好,遇事不决、可问春风,春风不语、即随本心,别担心,人生的容错率其实很高,我们该多问问自己,想给未来留下怎样的青春故事。

  别着急,相信人生不设限,成功没有既定范式。放眼四周,我们会发现,时代在变化,业态在更迭,青春的故事多姿多彩。有人义无反顾地返乡,在田间地头奔忙,看嫩芽破土、看粮食丰收,听松涛声声、听农机轰隆;有人“追风”八万多公里,拍下了珍贵的百余幅强雷暴影像,也拍下了气象万千的瑰丽、壮观与残酷,成为了科普和旅游博主;有人将目光投向了美食、非遗、书院、民宿,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了小而美的创业方式,走出一条青春与小店共同成长之路……行行出状元,处处有能人。人生的赛道不止一条,多元社会早已告别了单向度的生活模式,走出校园,未来是无限可能。

  在人生的“开放题”面前,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剧本”,更不需要“完美人设”。我们需要的是,勇于发现自己的多面性,不断尝试新事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追求不被定义的青春。

  别着急,认定一件事,就脚步不停地去奔赴。把自己活成一颗“种子”,扎进自己深爱的土壤,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静待花开。当然,扎根的过程很多时候意味着“孤影独行”,没有那么多“一蹴而就”和“泼天富贵”,也没有那么多“站在风口就能飞起”的神话,多的是静坐“冷板凳”、下实“绣花功”。“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扎根大漠半生,用坚守让敦煌重生;第三代治沙人郭玺以“绿”为根,以青春承诺守护沙漠绿洲……无论扎根何处,不负来时的路、不负读过的书,下功有多深,青春便有多厚重。

  走出校园,人生是刚刚翻开的书,扉页写满祝福、期待和嘱托。下一站,愿你笃定而从容,愿你人生处处吃得开,择其所爱、尽其所能,在尚好的青春,寻找多姿多彩的千百种生活。(蓝炜)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