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中青网评 >> 正文

中青网评:直播展演,非遗实现掌上“活态传承”

发稿时间:2022-12-11 17:39:00 作者:邓海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年轻人在短视频、直播中感受戏曲唱腔、品味民乐音韵,已是普遍现象。2022年12月8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联合抖音发布《活态传承-直播打赏与非遗传播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非遗从业者通过直播间、短视频进行文化展演,扩宽创收渠道,获得观众认同;大众借打赏进行文化消费,助力非遗实现“活态传承”。

  非遗,是五千年文化版图上赓续不绝的美妙之谜、才思之力。它从历史纵深处走来,又往未来辽阔处迈去。它是中华民族骨血里的山水,亦是亿万国人生命中的乡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非遗传承的应有之义。“传承”二字,关键在于“活化”。剪纸、京剧脸谱、年画、风筝、中国结……这些浓浓的中国味道,需要滚烫的时代表达。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活水,才能养真鱼。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国家级非遗项目抖音覆盖率99.74%,相关视频点赞超94亿。过去一年,抖音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获得打赏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打赏总金额同比增长533%;其中,获得收入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34%,非遗好物销量同比增长668%。有人说,“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诚哉斯言,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青年一代的点赞与转发,如果没有粉丝们的下单与抢购,寂寞的非遗,迟早会成为休眠的文物。

  应该说,在这蓬勃的时代,非遗赶上了好时候。道理也不复杂:传统媒介时代,非遗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一定程度上无法激活用户参与、互动、消费的热情,观看电视、浏览报纸的受众即便想助力非遗传播、实现价值共创,也面临没有技术门路的窘境。因此,吸引大众参与非遗传播的“活态传承”更是无从谈起。不难想见,因为非遗传播活力受限,传承人即使获取了精神价值与文化价值,仍然较难实现个人经济价值。而今,有了信息技术加持,加之短视频与直播平台勃兴,非遗这样的传统艺术样式,真正有了更为宽广无垠的“第二舞台”。

  “活态传承”,是真正的活水养鱼。一方面,它让非遗文化鲜活生动起来,拉近了非遗艺术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直线距离。指尖屏幕、星辰大海,天南海北、一键触达。另一方面,它打破了非遗文化展示的时空限制,传承者还可以借助线上引流,带动线下的文化消费,推动非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疫情期间,全国取消或延期的演出场次数以万计,而过去一年,抖音戏曲直播超过80万场,累计看播人次超25亿,场均观众3200人次,相当于每次戏曲直播都是一场中型演出。一言蔽之,网络平台和非遗传承的“双向奔赴”,不仅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性传承带来更多可能性,亦将进一步推动实现数字非遗事业的快速精进与普惠共享。

  匠心之韵、文化之美,短视频与直播里的非遗,是不一样的精彩呈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点赞、打赏、消费等方式表达对非遗的“欣赏”,非遗从业者在获得经济和物质双重认同的同时,必会激发创作热情、坚定传承信心。当然,这也启发我们,须继续秉持“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思路,政府、社会、平台、传承人多方合力,培养欣赏非遗的审美氛围,推动更多的非遗创作走近生活、走向未来。

  非遗不是老古董,非遗必有新生力。当我们用“互联网+”思维去认知和传承非遗,传统与潮流融合发展,“遗产”才能化身“财产”、“活态”才能绽放“姿态”。(邓海建)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