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中青网评 >> 正文

中青网评:办好思政课,在“本来”之上开辟“未来”

发稿时间:2022-03-18 10:05:00 作者:谢伟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有些声音,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更显得意义非凡。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亟需无数的生力军参与其中、奋斗其中,而为广大青少年立起“去哪里”的坐标、培养“怎么干”的本领,一堂好的思政课可谓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重要指示,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重要遵循。

  顶天立地谈信仰,开门见山教马列,娓娓道来说历史,要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就当叩问教育的方式方法。“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可谓切中肯綮。在2021年,“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航天英雄”杨利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付丽莎一起,给青年学生上了一堂触动人心灵的思政课,天边的榜样,走进了学生的身边;在华坪女高的开学典礼上,张桂梅和学生们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当“七一勋章”获得者站在同学们的面前,这本身就是一堂既生动又感人的“思政课”。当具体的“人”和“事”走进青少年的视线,他们心中也由此种下了“强国有我”的种子。

  这个时代最火热的场景在哪里,思政课也应该上在哪里。“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强调,引导着无数的青少年立志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就在2021年暑期,江西师范大学开展以“百个红色名村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千余名大学生走进红色名村,接受红色教育,使“三下乡”社会实践成为生动的“大思政课”。从开展社会调查到传播先进文化,再到培育主流价值——思政课在基层一线完成了多个维度的“在现场”,也打造出“小课堂”与“大社会”密切连接的教育样本。生动的场景,也将激励更多青少年履践致远、不负韶华。

  所有事物的发展,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力量。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一些青少年对思政课存有敬而远之的情绪:讲课者的照本宣科,听课者的一知半解,让“教”与“学”之间存有不少差距。如何完成从“入耳”到“走心”的过程,“80后”青年徐川做出了示范。这位年轻教师每讲1小时思政课,都会备课10小时,并且紧密结合自己的体会去讲,完成了“有意义”到“有意思”的升级转变,这样的思政课,怎能不“叫好”又“叫座”?思政课有着“授业”与“解惑”的教育功用,办好它,就要以青少年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而不是形式上的完成任务、言语中的空洞无物。把思政“润物无声”,还需要自己“绵绵用力”。在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奋斗者所迈出的每一步,时间都将予以清晰地记录。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2019年算起——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这些重要时间节点,让青少年对我们这个国家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对未来之路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明确。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在“本来”之上开辟“未来”。思想弦歌不辍,青春芳华待灼。在一堂堂的思政课堂上,我们看到了理想之灯的点亮,更看到了鸿鹄之志的笃立。这样的青春未来,值得期待。(谢伟锋)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