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E路护航·赋能成长”2021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六一”国际儿童节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之日。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新法,强化学校、家庭网络安全责任意识,压实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撑好法律保护伞、做好国家护苗人,在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这是一个无“网”不利、无“网”不前的时代。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应时而动的法律来保护“少年的你”。新法条文从72条增至132条,增加了1万多字,“网络保护”属于新增专章。对于网络原住民的孩子们来说,“E路护航·赋能成长”就是创设法治自由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互联网+”时代找到御风飞行的广阔路径。
今天的世界,玩网络,可能未成年人更为“666”。据统计,目前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约1/3为未成年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高达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我国未成年人学龄前触网比例显著提升,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手机,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网工具。
时移势易,共识渐成:一方面,以过度“标签化”和“问题化”思维来审视未成年人上网现象属于杞人忧天。互联网本身不是洪水猛兽,“网络使用能力”已然成为未成年人的必修技能,是其养成社会人格、提升认知能力、融入同辈群体、促进社会交往、推动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更需要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有数据显示,我国有近一半(46%)未成年网民在上网时遭遇淫秽色情、血腥暴力等不良信息。即便是疫情期间繁盛如斯的网课里,依然有部分学习类APP、网站平台向孩子推送导向不良和低俗信息……至于网络上的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正成为未成年人网络化成长中的“流行病”。
是病就得治,有药就得吃。比如6月1日的研讨会上,重磅发布了《人工智能为儿童——面向儿童群体的人工智能应用调研报告》。报告从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提升相关产品和应用的安全性、重视家长的深度参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呼吁合力共治,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智能在保护儿童群体中的作用,努力营造儿童友好型的人工智能环境。政治引领、法治宣贯、部门监管、平台担当、学校作为、家庭引导、素养提升这“七个强化”——用“中国方案”精准施策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议题,才能真正禁绝把学生当“韭菜”、拿网课当“导流口”等世界性顽疾。
绿色上网能力,源自绿色办网素养。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使用互联网,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走出了有法可依的第一步。比如关注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新法作了5个条款的规定,这在整部法律中无疑是浓墨重彩的部分。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新法还明确要求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这些实实在在的要求,构建起法制的铜墙铁壁,捍卫未成年人网络化生存的平安与健康。
当然,徒法难以自行。有法可依固然是第一步,接下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新法真正“硬气”起来,执行力才是硬道理。细化落实、严格执法,未成年人必会乘风破浪在新时代的网络海洋。(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