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中青网评:筑牢法治根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发稿时间:2021-01-15 16:21:00 作者:廖曌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智慧结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位置。规划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对新时代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无法可依或者有法难依的现象正在逐渐减少,公众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都能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答复或裁判。从执政行政到日常生活,从经济活动到社会民生,法律的作用日益凸显,法律的力量越发强大。《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深入推进全民守法,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更为有力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党的领导,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牢牢把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治中国建设的正确方向。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决不能打法律的“擦边球”、搞“越位”,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和保护作用,增强立法透明度。突出地方特色和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做好地方立法工作,以高质量立法促进高质量发展,实行开门立法,充分发扬民主,使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开门立法,通过广开言路的形式,充分考量和吸纳民意,能够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以民法典为例,民法典是开门立法的好典范,从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的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民法典草案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通过有效的开门立法,民法典的编纂过程,既是在立法过程中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也是寻求人民群众法治意愿最大公约数的过程。

  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适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对加快实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廖曌)

责任编辑:陈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