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中青网评:互联互通,中国-东盟携手走出共赢路

发稿时间:2020-11-29 17:15:00 作者:谢伟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双方互联互通不断加速,经济融合持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1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着重强调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唯有对宏观趋势有着清晰的把握,才能打开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本届东博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旨在深化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从挥毫泼墨的“大写意”转向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场景的转换并不以人的主观意识来落实,找到一条扎实而有效的推进路径,才是秉轴持钧的关键。一头“联”着沿线各国获得发展机遇的快车道,一头“通”着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致富路,在互联互通之中,“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生动局面就此打开。 

  志同者,不以山海为远。而能够把山与海之间的距离拉近,必定是有人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落实《中国-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在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中,“互联互通”不啻是高频的关键词。 

  如果说“一带一路”建设是新世纪的“凿空之旅”,那么互联互通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血脉联系。为全球产业链提供钢铁支撑的中欧班列,让半个欧洲都受益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连接肯尼亚最大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在理念上有感召力,在行动上才有吸引力。互联互通有着浅显易懂的朴素道理,对于沿线国家而言,既是“成人成己”,也将“人人共襄”。 

  物理上的“互联互通”是从地图上把首尾两端划上一条直线,但要把这条线变成现实,却是要突破空间的障碍、冲出机制的窠臼和解决基建的难题。从2017年起,以我国唯一同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份广西为重要节点,一条纵贯我国西部、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开始建设。今年4月16日,进港铁路专线正式通车,就此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以重庆为例,其货物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到达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运行时间比经东部地区出海节约15天左右。由此可见,无论是天堑变通途,还是内陆变门户,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发展在凝聚共识下有无限的可能。 

  “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习近平在东博会和峰会开幕式上的倡议,将有力地推动中国-东盟之间的区域合作。在新冠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之下,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之时,东博会和峰会的开幕,体现了中国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真诚愿望。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连点成线到面,中国-东盟将携手走出共赢路,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谢伟锋)

责任编辑:张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