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国不可一日无粮,家不可一日无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倍加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日前,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手编写的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在罗马发布。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
一直以来,中国坚守耕地红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增产”方面下足功夫;另一方面,大力整治浪费之风,在“减损”方面上全面动员。相比于增产,节约粮食相当于开发“无形良田”,实现“无地增产”,不仅节省了耕地和水资源,投入相对较小,保护生态环境,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当前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是重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继续拧紧公众节约粮食之弦,让节约粮食化为一种永久的风气。
这些年,我们在浪费粮食上虽有所改观,但讲排场、比阔气等攀比之风尚未彻底根治,部分人危机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浪费粮食隐藏的社会风险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朱子家训》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适当消费、拒绝浪费,健康、理性地吃饭,都是低碳生活、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解粮食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我们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大力推行“光盘行动”,推动餐桌文明,也唤起了人们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责任。吃光盘中之餐,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是培育新的生活观、消费观。少点一道菜,不够时再加;多打一个包,吃不了带回家;无论是堂吃还是外卖,餐厅多些半份菜、小份菜,引导人们理性消费。只有个人和社会一起为勤俭节约做出行动,“菜点少了丢面子”“浪费点不算什么”的观念才能改变。
从小处说,节约粮食所担当的,是勤俭致富的家庭责任和倡导文明的社会责任;而往大处看,聚沙成塔,节约粮食肩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14亿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前提。守好每一寸耕田,用好每一粒粮食,共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底座,增强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定力,我们才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