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谁来填上视频网站挖的“会员坑”?

发稿时间:2019-12-07 15:55:00 作者:邓海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免广告”名不副实,“自动续费”陷阱重重,会员观影遇“二次付费”……视频网站“套路深”,弄得花钱消费的会员怨声载道。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视频网站会员服务协议中的不少条款很霸道。比如,“腾讯有权随时对服务条款进行修改……您继续使用腾讯提供的视频服务,则视为您已经接受本协议的全部修改”“爱奇艺有权基于自身运营策略单方面决定和调整VIP会员服务内容”等。

  这些“霸王条款”般合同里的“心机”,真是开了眼界。问题是,自说自话,真的就可以为所欲为?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在格式合同中存在明显加重对方责任、减轻和免除自己责任的条款,那么该条款应视为无效,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说法是,如果视频因介质问题等不能如期上线甚至“有头无尾”,很明显属于违约行为。这种情况,视频网站应与消费者进行协商,及时履约、赔偿。这些道理并不高深,真正的问题在于,谁给了视频网站“挖坑设套”的信心和勇气?

  客观地说,这些年,视频网站会员服务是个盆满钵盈的“金矿”。不久前,爱奇艺公布最新会员规模数据,其会员数量突破1亿。此外,其他两家视频网站也在向“亿级会员”冲刺。会员服务收费,已经成为赶超广告经营收入的重要支柱主业。当然,蛋糕还有可能更大。随着知识付费和文化产业越发强劲,再加上版权保护的日渐成熟,视频产品付费消费是大势所趋。消费者支出更多成本为文化产业提供物质支撑,互联网文化才会在内容创新上有更多作为的可能。良性循环,利人利己。

  但对于视频网站来说,在蛋糕越来越大的同时,就更应该重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从种种乱象可以看出,视频网站在服务上的霸道和任性,已经成为消费者所诟病的焦点,也是法治市场要解决的痛点。视频网站如此明目张胆“坑害”消费者,给社会留下的无非是两个警示:一是法治进程的步伐快一些、再快一些。当个体消费者无法与之抗衡的时候,不妨考虑“集体诉讼制度”,以此降低个体维权成本,让良法善治真正发挥作用。二是行政治理的效能高一些、再高一些。相关部门应顺势而为,在其宣传内容真实性、会员协议合规性、服务内容公平性等层面,应尽早建章立制、强化监管——不能让让这个勃兴的市场成为丛林规则的领地。

  一些视频网站难看的吃相,说到底还是骄纵与放任的结果。这个问题既不能靠消费者的火眼金睛来解决,更不能让消费者独自去博弈。谁来填上视频网站挖的“会员坑”?应该对此有个快速、明晰的回答。(邓海建)

责任编辑:王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