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靠掰、剂量靠猜”——不少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大概多有过此般遭遇。儿童专用药匮乏是我国医药领域的老问题,专用药不专的烦恼一直困扰着家长。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最近,记者在浙江、湖南等医院调研发现,不少儿童医院已在探索解决之道,但仅凭个别医院之力解决上述问题效果有限且不可持续。业内人士指出,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亟须引起关注,应加快儿童专用药的研发和生产。
因为专用药缺乏,吃错药的例子并不鲜见。比如几个月前,湖南5岁的贝贝因为爸爸把服用3/5片的医嘱看成了服用3-5片,过量服药后在家里昏睡了三天,送医后进行了血液透析才脱离危险。3/5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半片,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虽不至于粗心到把医嘱看错,但也很难准确给孩子掰出3/5片药来。用不上专用的儿童药,说到底,还是这种性命攸关的刚需被忽视。
事实上,长期以来,一些部门似乎并未将儿童药的专业化视为重要的公共议题。比如检索老版的《药品管理法》,基本看不到“儿童”“儿童用药”等搜索结果,直到2019年新版《药品管理法》颁布,“儿童”和“儿童用药”才纳入制度设计的范畴。当然,早些年,发改委就曾提出:“推动企业研发生产适合儿童使用的药品、剂型和规格,同时积极研究我国的儿童基本用药目录和儿童用药临床指南、处方集,指导合理用药。”遗憾的是,多年过去,仍未迎来扎实的落地脚步。
说起来,或许可以怪一些药企“无利不起早”。比如儿童药研发难度大、儿童临床试验风险高,就算研发成熟,终端销量也可能不足以支撑药企的丰厚利润。但问题是,面对市场存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不应该有宏观调控之手来补缺查漏吗?面对不少患儿因服用成人药物过量而损伤肝肾、乃至危及生命等险象,我们有什么理由放任市场的逐利之手胡乱作为?
多家医院药剂科专家提及,三个突出的短板加剧了儿童药匮乏现状:缺乏专用剂型,缺乏治疗标准,缺乏儿童疗效和安全性等药品信息。不过,在民众看来,这些“缺乏”的背后,最缺的恰恰是系统纾解的责任心。是的,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儿童药也不应靠“借用”成人药来应付。如果连生病吃药都要拿命来拼,“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抒情,恐怕就成了口惠实不至的煽情。
儿童药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但既然人命关天,无论怎么说,在儿童专用药上花点心思、花点预算,都是顺理成章的。企业的积极性,财政可以鼓励;标准的缺位,专业可以弥补。如果制度设计能鼓励药企研发、生产儿童药,在招标价格、医院准入等层面给予倾斜保护,儿童药的产销热情也是可以唤回来的。再不济,类似“六分之一片”“五分之一包”等用药剂量,总可以在刻度及包装上有所作为。
好在儿童药的尴尬,有着缓解的迹象。《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一批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业已出炉。让药企有利可图,让儿童药有路可走,儿童专用药才能在市场上可持续地流转下去。抛开其他的纠结不说,让生病的孩子“有儿童专用药吃”,也是一种最朴素的真爱。(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