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人脸识别滥用,让我们的安全感无处安放

发稿时间:2019-12-04 16:02:00 作者:马涤明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据《法制日报》报道,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被越来越广泛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人脸识别技术给社会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人们对于这项技术在安全方面的担忧也逐渐增长。近日,因为拒绝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升级年卡,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起诉至法院,这被认为是国内消费者起诉商家的“人脸识别第一案”。

  “人脸识别”引发诉讼似乎是早晚的事,越来越多的服务机构都要求消费者、被服务对象“交出人脸信息”,引发不少人的担忧:到处留下人脸信息,谁知道哪一天会不会被不轨之人偷去,行不轨之事?

  在互联网时代,基于相关平台或者部门的管理要求,有时候个人信息不得不做一些让渡。然而,让渡不能没有边界,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甚至家庭住址都被“满世界”登记的情况下,还让我们继续让渡“人脸”这种极为重要的个人信息,不能不让人感到有些担忧。再者说,征集个人信息的,应以必要性为原则。有些商家或机构为了自己的一点方便,很可能给人们带来心理不适感以及信息安全风险,不论从“顾客至上”,还是从尊重个人隐私的角度来说,都不太合适。尽管很多商家都曾表示,内部有严格的制度确保消费者信息安全。然而,在个人信息几乎“满天飞”的背景下,这些承诺未免让人心存疑虑。

  目前,争议较大的还有住宅小区的刷脸门禁。刷脸确实是有效避免外人进入的办法,但同样面临部分业主反对的问题。而郭兵副教授起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一案,或可以为相关争论提供一个法律样本,但个案的民事诉讼结果对人脸识别滥用的问题能产生多大影响,并不好说。何况,我们还无法预判这场官司的最终结果。

  当前比较一致的声音,是呼吁立法层面加快启动对人脸识别权界的立法。但针对人脸识别以及个人信息采集的专门立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大量分析调研以及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事情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目前来看,相关部门应该抓紧出台一些基础的规范、条例等,先行遏制住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实保障好个人信息安全,让这项技术更加规范、合理地应用。(马涤明)

责任编辑:王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