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平台求职的“坑”究竟是谁挖的?

发稿时间:2019-11-20 09:04:00 作者:邓海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天开始冷了,求职更热了。

  年年“史上最难就业季”,自然就年年有人在求职焦虑上做生意。“11月还没有offer(录用通知),还有机会吗?”“补录都开始了,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是不是没机会了?”“一大拨有转正机会的寒假实习已经上线!”……

  对许多正在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这些微信公众号的标题并不陌生。点进去,不少是互联网求职服务平台的广告。一些网络求职平台推出高价培训课程,而有的则声称可“付费内推”、保证帮助找到工作,但这中间挖坑设套的陷阱也不鲜见。

  找工作和相亲有几分神似,“焦虑指数”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大家都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于是,就跟一些相亲网站一样,一些瞄准商机的求职平台也是“忽悠大师”聚集之地。比如,不少求职培训项目收费不菲,但是课程性价比低、起不到实质性作用;有的打着“付费内推”的旗号,企业实习每月动辄要交上万元;还有的求职平台涉嫌发布违法虚假广告,对外宣传时声称与各大公司有合作……这些“牛皮吹破天、挣钱不要命”的平台,因为占据了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地位,“忽悠”起还没有进入职场的“新鲜人”,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的。等到刚出象牙塔的应届毕业生发现上当了、受骗了,只能嗟叹一声“悔之晚矣”。真要维权,似乎比蜀道还难。

  我们习惯的思路,就是骂这些无良平台“丧良心”。骂是肯定要骂的:一来,这是道德底线下的“勾当”;二来,这也是对法治秩序的赤裸裸挑衅。不过,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这些貌似有头有脸、家大业大的求职平台,竟然出现了不少坑蒙拐骗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其“杀伤力”大概不亚于电信诈骗对于大学贫困新生的“人生暴击”。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一家关停一家”,才是对求职者、对青年人负责的作为和态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互联网招聘用户规模约为1.92亿,同比增长15.0%;预计2019年互联网招聘用户规模将超过2亿。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年初,在线求职招聘市场规模一路走高,如果平台监管跟不上,一些不好的情况自然可以想象得到。今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致2019届高校毕业生的公开信中提醒毕业生,求职中要注意防范中介机构乱收费、用人单位扣证件、培训就业被贷款等陷阱。人社部门的提醒固然有着“脉脉温情”,但这就像消协提醒消费者对假冒伪劣火眼金睛一样,求职者并不是对抗问题求职平台的主力军。监管作为、举案说法,也许跟友情提醒同样重要。

  不过,我们还是要平心静气地反问一句:平台求职的“坑”究竟是谁挖的?当然,是平台运营和职能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但也不能不提学校职业规划服务的缺位。这种缺位表现在两个阶段:很多年前,我们的高校没有求职技能教育或职业规划相关的教育,千呼万唤之后,终于有了相关处室和普适课程。不过,当社会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之后,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仍停留在过去的思维,学生们的求职刚需在校内得不到满足,那自然地就给了无良平台下手的“好机会”。

  数据就是价值,信息就是要素。平台求职的“坑”不仅要靠法治市场来填,更要仰仗公益性务实高效的青年求职指导服务,来增强年轻人对各种求职套路的免疫能力。其实,让找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方便,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邓海建)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