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生活没有捷径 青年须警惕“炒鞋”陷阱

发稿时间:2019-11-10 16:14:00 作者:陆玄同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据央视新闻报道,“炒鞋”曾经只是一种潮流鞋交易,但现在,很多平台已经完全脱离了收藏的本质,衍生出了“云炒鞋”“鞋期货”等金融概念。眼下,“炒鞋”已经不是一个爱好的问题,而是成了一些人梦想发财的途径,一些平台偷梁换柱施展金融骗术的一条歪路,22岁的“炒鞋人”刘柄酰因为“炒鞋”欠款1000多万而上了热搜。

  其实,国内外一直不乏各种爆炒的案例,从荷兰郁金香热到国内上世纪80年代君子兰热,包括后来的普洱茶、藏獒、红酒等等,最后几乎无一例外泡沫破灭、价格暴跌,最后让某些资本割了“韭菜”。

  “一夜暴富”的幻想和“只见收益不见亏损”的狭隘视野,让一波波韭菜如得甘露,迅速成长。但显然,这样的“拔苗助长”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从一开始,就只是某些资本游戏下摆弄的“玩偶”。

  但问题是,为什么当下的一些年轻人宁愿在一场又一场的骗局中充当韭菜,也不愿踏踏实实的奋斗呢?鞋子是用来穿的,即便是爱好收藏,也应当是某位球星或者名人穿过的才会有所谓的收藏价值,而非所有同款吧?那么在这样一场因“炒鞋”而编制的“发财梦”里,一些年轻人到底在炒什么?是攀比心理还是盲目投资,是明知有风险仍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还是被“发横财”的利欲熏昏了头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明确论述,“利润是利息的最高界限,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运用”。而“炒鞋”带来的资金利息和信用同样有上限,其限度便是该产业的实际利润。显然,这场由某些资本搅动的“炒鞋”市场是虚胖和畸形的,炒客们能做的不过是把自己兜里的钱乖乖掏出来交给别人罢了,信息不对称,缺乏话语权,“炒鞋”不过是做一场“暴富梦”而已。

  商品但凡与炒字挂上钩,那就极有可能是一场资本游戏,这里没有底线,一些不明事理的年轻人只看到个别人赚得盆满钵满,却不见很多人输的倾家荡产。一双球鞋的溢价高达430%,这样的疯狂不过是“被吸血”的前奏。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了《警惕“炒鞋”热潮 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称,近期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且“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

  但即便如此,“炒鞋”的热度仍在,仍有人幻想在这场割韭菜行动中分一杯羹。对于这种痴迷,寄希望他们主动退出很难,这就有赖于有关部门尽快行动起来,查清其是否真正违法,如果是,则严惩不贷,如果不是,也当积极引导并进行合理规范,别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再深陷其中。

  赚钱这个事,从来没有捷径,在资本的游戏中,揣着二两银子就想发家致富的,到头来只会被“碾压”。人总是要踏实奋斗,也唯有奋斗才能创造真正的好生活。做梦没有错,但注意不要白日做梦。(陆玄同)

责任编辑:王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