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国家公祭:以国之名,建一条通往世界和平的航道

发稿时间:2018-12-13 10:42:00 作者:李群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大江茫茫,钟山巍巍。

  2018年12月13日,南京,国家公祭日。

  凌厉的防空警报声打破古城的寂静。公祭现场,将士们手抬花圈,铿锵脚步震落时间的帷幕,历史的场景扑面而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81年过去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早已在历史中彻底消失,但中华门城墙上密集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金瓯有缺的时代已经过去、民不聊生的屈辱不再重现,岁月可以抚平伤疤,可国殇永远刻在骨髓。

  每一次回溯这段历史,就是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检阅。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四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今天,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遇难同胞,是缅怀、也是宣示,是擦清历史之镜、还原事实真相,是在我们心中竖起一面历史的“回音壁”,汲取战争的惨痛教训、构筑民族的共同记忆,激发珍爱和平、砥砺复兴的强大动力。

  长存的是历史,更是和平与正义,是血液里流动的对同胞的缅怀、对家国的热爱。

  每年的此时,从“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到“山河犹在,国泰民安”,无数青年网友的自发“表白”,无不抒发了最朴素的家国情怀。为逝者哀悼、为和平祈福,也是警示我们勿忘国耻、珍视和平,透过苦难的历史,更加坚定前行的步伐,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接续奋斗。

  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全力争取的,和平是需要坚决维护的。今年4月,中国海军举行最大规模阅兵,战舰铁流澎湃、战机振翅欲飞,人民海军雄姿英发,这也是向世界展现一流军队的强大气势。如此豪华阵容亮相,绝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要告诉世界,中国完全有能力捍卫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这番话,道出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热爱和平的共同心声。正因如此,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引来各方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四海掌声。中国正为世界开辟和平发展的光辉道路。

  在国家公祭日,献一朵白菊寄哀思,向苦难的同胞致敬;点一支蜡烛照亮和平之路,向奔腾的未来前行。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们以国之名祭奠30万死难同胞,是在深切缅怀中挽紧和平臂膀,为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建一条通往世界和平的航道,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让正义的力量永驻人间!(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李群)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