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双11”,“欢而不伤”的青年购物节

发稿时间:2018-11-11 10:50:00 作者:邓海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图片来源;浙江在线)

  十年不痒,狂欢依旧。

  零点刚过,双11成交峰值不断被刷新。11月11日,天猫“双11”开场后2分5秒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再度刷新去年3分01秒的用时纪录。阿里用时26分03秒突破500亿,相较于2017年“双11”缩短了20分10秒。分外夺目的线上数据背后是多方资源支撑的结果,今年“双11”期间,全球18万个品牌商家与遍布线下各城市的20万家品牌门店均是中坚力量。

  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一些不利因素依然持续,但这并不影响“双11”的成色。即便在10月20日开始的预售期期间,就有大约50万件商品提供了折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双11”的快递量可能会超过20亿件,创下10年新高。“剁手”与“吃土”成了年轻人过“双11”的标配词汇。

  “双11”是电商的,也是青年人的。或者说,“双11”本来就是年轻人的一曲“嗨歌”:比如最近,湘潭大学就有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希望学校这一天能“高抬贵手”,别给他们断电断网。不过,舆情喧嚣之后,还是出现了比组队集赞PK输了还令大家伤心的事——校园“不赞成肆意的狂欢”,一直以来零点都会断网。这场争论引发了人民日报等诸多央媒新媒体关注。一项微信投票数据显示,25000多名网友中,86%的网友都支持“双11”不断网。不要以为年轻人非得薅购物节的羊毛,其实,他们更在意的是大众消费的狂欢。

  我们总喜欢替年轻人做主,小时候担心早恋,大了担心乱花钱。“双11”当前,好像天下的青年人就在乱花迷眼的买买买中成了“负债大神”。真相呢?真相当然不是想象。最近,中国青年报社“青年调查”联合问卷网对1969名18岁至35岁的青年进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8.1%的受访青年消费时看重性价比,58.3%的受访青年会考虑实用性和必要性,61.1%的受访者青年认为年轻人应为兴趣和自我提升消费。至于什么“80后女子双11花了两三万买了三箱面膜一年用不完”等极端案例,怕是不能一叶障目以点概面。

  “双11”是电商大促,也是内需巡礼。如今的“双11”,已成为吸引全球超过6亿人参与、18万品牌争锋的消费狂欢。历史在数字间裂变:从2009年交易额5200万元到2017年交易额1682亿元,阿里巴巴旗下平台的交易规模增长了3300余倍。而阿里巴巴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是整个中国商业版图的勃兴。刚刚闭幕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显示:2017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9万亿美元,美国和中国位居全球前两位。2018年中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08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稳中有进、稳中有变、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支撑了经济版图,也让强劲内需在“双11”交易中得以具象表现。

  “双11”是“全球买、全球卖”,还是“互联网+”时代技术迭代、产业升级的激情路演。天猫上有“天眼”、下设物联网;京东让配送机器人和无人机“组CP”;苏宁打造全流程无人军团……无人仓、无人机、最后一公里配送无人车、干线无人货车等电影里出现过的科幻桥段,成为今年双11物流的重头戏。中国的“物联万物”时代,展示出令世人惊叹的造物神奇。当然,在炫酷科技的背后,还有电商对精准扶贫的产业加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短短三年,就能卖出109亿斤农货,在贫困县带动返乡就业青年超过5万人,扶植起10万农户。“双11”,不仅是青年的狂欢,还是“流量农民”的狂欢,“山货进城”“山货出海”,城里的年轻人和新时代农民在双11狂欢中找到各自的兴奋点。

  当然,树不会长到天上去,交易峰值数字或许某一天会慢慢趋缓达到平稳。不过,在向好向暖的经济大势中,中国有守正笃行的心、有勇毅往前的路,这个“欢而不伤”的青年购物节,终究还是令人艳羡的绝美风景。(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