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40年记忆】消逝的老耕牛

发稿时间:2018-11-07 15:27:00 作者:沈海辉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图片来源:新华网)

  八十年代末,我出生于赣南一个偏远的村落,距离县城60里,那里四面环山,谷深林密,溪流涓涓,出门便是一片翠色。

  进入九十年代,在那个重山阻隔的村子里,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我最爱在闲暇时光翻上一座山岭,静静远望袅袅炊烟旋上屋顶,飘过松林,送走偶尔路过的候鸟,与田野里或耕耘、或休憩、或吃草的老耕牛相映成趣。

  那时,每家每户都离不开耕牛,春种秋收,耕牛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享受着“功臣”的待遇。农忙时,在既有的稻杆、青草和米糠之外,牛主人还不忘要加几碗粥、几个鸡蛋,以示犒劳。然而,养牛却非常费时伤神,合适的牛舍、充足的时间,少不了一天两次牵出来遛遛,时常要想着给它垫上一层舒适的稻草,隔几天就要清理一次粪便,有时候牛生了病,心疼不已,得赶紧去请村里的兽医细细诊疗,给兽医做上一顿丰盛的饭菜,怕出一点差错。

  听祖父辈说,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之初,很少人家里有牛,有牛人家也是视牛如珍宝。农忙来临之前,没牛的人家得到有牛的亲戚邻里家讲好某月某日来“借牛”,经过借牛人一番“求爷爷、告奶奶”,再经过牛主人一番千叮咛、万嘱咐,事情才算成了一半。如果在约定“借牛”那天,牛的状态不错、牛主人的地又已经耕完,牛绳才能顺利地交到借牛人手上。在如约归还之前,借牛人必然是要给予作出“杰出贡献”的耕牛以“功臣”的吃食和礼遇的,并挑上一担稻谷作为酬谢,一道给牛主人送回去。

  九十年代,那时我读小学,已能帮助家里干点农活,牛绳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我的手上。和祖辈一样,幼小的我与耕牛过往密切,感情深厚。我能精准抓住牛的体貌特征,在百米开外辨别哪头牛是谁家的。我家的牛也是极好辨认,毛色黄中带褐,尾长角短,眼神温润,四蹄和额上的一块黑色,显得很是和善。

  放牛是一件乐事。每日早晚各一次,拉出田间地头,找一块肥美的“风水宝地”遛一遛。周末则要走得远一些,约上几个邻家孩子,走上三四里地,寻一处半封闭的小山谷,解掉牛绳,让各色耕牛组成的牛群自由活动。牛自由了,我们这群孩子也就撒了欢,下河抓鱼虾、上树掏鸟窝,在稻草垛上打滚玩耍……在打打闹闹中很快地度过半天,便将肚子吃得滚圆的牛从四处寻回,牵到河边喝上几口清水,爬上牛背踏上回家的小路。骑着老牛走过田间,淌过小河,轻轻在牛背打上两鞭子,喊上两嗓子“驾、驾、驾”,感觉威风凛凛,实际上始终是慢慢悠悠,这些满足了我对电视上“高头大马”的一切想象。

  转眼20年过去了,时间不知不觉静静流淌,每当与孩提时的田野阔别重逢,却会发现耕牛也和当年的犁头、石磨、木桶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逝在岁月里,不知不觉间成为了记忆,换成的是机械耕田机、收割机、抽水机,响彻在机耕道连接的田野上,缓解着农人的辛劳。

  今天,行走在家乡的道路上,许许多多孩提时记忆深刻的场景如今已经变了模样。记忆中,一位老农民牵着心爱的老牛在雾气和晨光中向我走来,如今变成了收割机、耕田机在祖辈的阡陌中纵横,发出机器的轰鸣;记忆中,家人喋喋不休争论该种旱作还是水稻,几个人用木桶“噼里啪啦”灌溉将死的稻苗,如今变成了几代人梦想的农田基础建设相继落成,大马力抽水机将几百米外的河水抽上梯田;记忆中,田野里到处都是辛勤耕作的邻里乡亲挥洒着汗水,时不时传来几声嘹亮的号子,引来一阵凉风,如今变成了村民广场上来自城里的舞姿……

  改革开放40年,一切都在悄然变迁。我想,过去有回忆的美好,现在有现实的富饶,将来有未来的蓝图,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不变的是老百姓对美好未来的希冀和走进新时代的稳健脚步,以及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回乡的日子变得极少,而下村精准扶贫的时间越来越多。时空变换,而炊烟、田野、山林的景象是相似的,每当看到田埂路边绿油油的青草,便会追忆起孩提时与牛为伴的时光,真想手中就是那条沾满泥土味道的尼龙绳,牵着的是一头健壮的老黄牛,正扬着尾巴抽打着背上的蚊蝇,心满意足地啃着青草,传来嘎吱嘎吱的声响。(沈海辉 杨丽)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