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40年记忆】农家人的“十一黄金周”

发稿时间:2018-10-10 13:46:00 作者:宁海华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图片来源:中新网)

  “十一”长假,许多人利用这七天去看世界,去享受美妙的假期,而对于农家人来说,“十一”假期正是秋收之时,他们正在田间地头“享受着”忙碌与辛劳。从我记事起,便对这样一个时段印象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不同的理解与感悟。

  我的家乡在河北农村,对于改革开放前秋收的了解来自于母亲。在以前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秋收对于人们来说虽然辛苦劳碌,却充满着丰收的喜悦。母亲说,那时候把玉米收到家里剥完皮,就会和姥姥一起捡一簸箩又大又饱满的玉米,拿个锥子用手去芯剃粒儿,然后推着晒干的玉米粒加工成玉米糁儿,熬一锅玉米粥、贴一锅玉米饼、蒸一锅玉米菜团。那时候,每到这个时节,家家户户便飘着玉米的香味。母亲总说,新成熟的玉米有着特殊的甜香,做出来的食物味道会很鲜美。经常饿肚子的母亲忘记了秋收的辛苦,对那个时期的记忆,是新玉米面带给她的关于美食的回忆。直到现在,每次“十一”回老家,母亲还是会贴饼子、蒸菜团,装好打包塞进我的后备箱,然后叮嘱一句,“要多吃粗粮”。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基本不会再饿肚子了,我也有了关于秋收的记忆。我很小的时候,还没有所谓的“十一黄金周”,却有着农家人的秋收“黄金周”。秋收忙碌,学校放假,便会在家里等着父母把地里的玉米收回来,那时候秋收慢,父母出去一整天才拉回来一拖拉机玉米,三四天才能把玉米全部收到家里。之后,父母白天还要去地里整理玉米杆,捆好堆成垛,然后排队等机器翻地种小麦,把种好小麦的地块归垄成畦,再拉着机器到地里引水浇地,地里的活儿才算忙完。那时候,农机少,工作效率低,一个星期根本完成不了秋收。院子里堆满了玉米,只能靠晚上加班加点剥五米皮,我记得有一年在热播《还珠格格》,为了不错过剧情,父亲把电视搬出来,一家人在不那么明亮的院灯下,一人一个板凳,看电视、聊天、剥玉米皮。当时我还小,算不上个劳力,对秋收的记忆也是星星点点,只是觉得每年秋收时小小的院子都会堆满玉米,金黄的玉米,有时会在玉米堆里躺一会仰望天空,有时候会和邻家玩伴在玉米堆里打闹。每每想起那个时候的秋收时节,记忆里都是满目的金黄和小小院落里的童年时光。

  新世纪后,农机使用越来越普遍,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了玉米杆粉碎机,秸秆还田,不仅节省了整理玉米杆的时间还肥沃了土地,翻地和播种的机器也越来越多,父亲不用连夜排队去等机器了。其实收玉米的机器也有,只是收费较贵,农家人总会算一笔账,觉得不划算的时候,他们还是选择自己去地里收玉米,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精打细算的农家人。我已成长为家里的壮劳力,这时我关于秋收的记忆便是“劳累与痛苦”了。因为有了玉米杆粉碎机,父母不用像以前一样把秸秆放倒了,我们直接钻进玉米地收玉米。十月的天气,艳阳高照的时候还是很热的,为了防止玉米叶剌胳膊,我们还要穿上厚实实的外套,人在玉米地里穿梭,闷热不透气,经常有呼吸困难的感觉,一天下来,脖颈和脸上还是会被玉米叶弄得刺痒。玉米收到家里,又是一系列剥皮、晾晒、起囤存储的过程,等到玉米价格高再开囤售卖。这时候,我对“十一黄金周”开始有抵触情绪,因为对干农活的恐惧,特别希望学校不放假。母亲总是在那时候教育我,“好好学习,要不然干一辈子农活”。那时候,逃离农活似乎是我坚持好好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农村的秋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收玉米的机器是收割剥皮秸秆粉碎一体机,还配有拖拉机直接给农户送到家里,价钱也不贵。我们村庄周围还开了几个大型的养殖场,还有两个饲料厂,秋收时节,养殖场和饲料厂便开始在村庄里收玉米,秸秆和玉米一起收走,根本不用收回家里,就直接卖掉了,价格也比较合理。工作后的每个“十一黄金周”,我都会回老家看看父母,帮他们干干农活,而现在农活越来越少了。今年母亲留了一部分新玉米给我贴饼子、蒸菜团,把家里其他的玉米直接卖给了养殖场,省了不少事儿,地里也早早种上了小麦。我陪母亲去地里灌溉,空旷的天地、整齐的麦垄,艳阳高照,小风徐徐,渠水涓涓的流水灌溉着这厚重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土地。享受着这度假般的田间风情,我和母亲席地而坐,回想着过去。母亲感叹着,“社会发展很快啊,秋收也不那么累了,你看看几天功夫人们都收完玉米种上小麦了”。我说,“是啊,国家现在这么重视三农,未来的变化会更大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深刻影响着农家人的“十一黄金周”,机器越来越先进、秋收越来越轻松,不变的是农家人对土地的感恩和丰收的喜悦,不变的是土地给农家人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宁海华)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