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莫让“伪科普”伤了真英雄

发稿时间:2018-08-14 16:18:00 作者:谢伟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最近,一篇公众号文章《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不经意间成了爆款文。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吃饭那些事”,但标题和内容着实让读者“食不甘味”。

  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让我倒是和这位作者产生共鸣——“我本不想说杂交水稻,太过复杂,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确实,民以食为天,但能把“三系二系X系杂交法”等一系列专业术语、发展历史说明白的,恐怕万里无一。

  但接下来作者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开始洋洋洒洒述说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那些人,那些事”。按理来说,利用公众号给大家撰写科普文章,这是一件好事,但关键是要揽瓷器活,你得有金刚钻啊。可这篇文章的作者倒好——“在动笔之前我们办公室4个人都在查资料”“查了整整一天数据”,原来爆款文作者竟是自学成才、现学现卖!

  让人不解的是,爆款文的作者说自己写过格列卫,写过百草枯,还写过水利专家,现在又开始写袁隆平。从抗癌药到农药,从水利再到杂交水稻,诸多领域能够轻松跨界,并“传道授业解惑”,这种“专业范围”让读者心底更是打鼓。

  我所知道某公众号作者专门就写金庸,不管何种素材都能围绕着金庸来转,至此获粉无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术业有专攻,方能钻研出门道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啥都能说道,恰恰是啥都不能说道。能有这样的蜻蜓点水,一些公众号作者也是要感谢新媒体的风生水起,否则那些速成的文章哪有消费的市场?

  再说这篇文章标题,让人感到一惊一乍——为何要“遗忘袁隆平”?诚然,文章中说了不少关于水稻领域的功臣,包括水稻专家丁颖、新中国第一个稻谷种子库的创立者管相桓、培育“低脚矮”品种的赵连芳、提高水稻产量的黄耀祥。宣扬这些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的功臣事迹,值得称赞。但一码归一码。在夸赞诸多“稻神”之余,为何“拳拳都离不开袁隆平”?读完文章下来,读者依然有点云里雾里——“这是开表扬会,还是开批斗会?”

  我不是水稻专家,不敢就这方面纵横捭阖,但作者的一些论证思路,的确不敢苟同。作者说袁隆平的三系杂交只是一个理论,必须要找到实际的野生稻株才行,而1970年在海南找到了雄花败育的第一株普通野生稻是叫李必湖的老人,因此得出“没有他的发现,袁老爷子的研究成果只能是一纸空文。”那按照此逻辑,是不是爱因斯坦在研究原子弹的时候,得手拿小洋镐,满世界去找铀?否则就是“坐而论道便成空”。

  任何科研是一个理论加实际的整体,不可能一个人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包打天下。这是一个常识,本无人置喙。但作者却纠结到那颗野生稻不是袁隆平找到,并给予“不是靠他自己完成的”的定论,这显然就错得离谱。

  为了论证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是否名至实归,这位作者还找了几位“农业学粉丝”进行求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农业学粉丝”是男是女、姓甚名谁、年龄几许、是搞家禽养殖的还是种大棚蔬菜的,一概不知。用这样毫无担保能力的人对国宝级科学家“一锤定音”未免过于唐突。

  相反,安徽农科院研究员朱启升曾说“利用不育系培育杂交水稻并非我国首创,但最早在生产上实现这一技术的是中国。而这一技术能在中国变成‘生产力’和粮食,关键人物就是袁隆平。”无名氏与专家、轻易带过与娓娓道来,孰是孰非,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选择遗忘谁,选择敬仰谁,公众自有判断,但公众号却不能乱带节奏。前途与“钱途”的双轮驱动,让不少公众号进入到“春天里”,很多文章也竭尽所能地赚取流量、博得眼球。但“谋出位”的过程需要公众号有所担当,既要对内容负责又要对道德负责,否则即便某一篇文章点击爆棚,也不能持久发展。

  任何科学的进步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伟业,三言两语进行大众科普固然值得提倡,但其中的细细碎碎丁丁点点却难以明言,我们理当感谢更多的科学家为今日的生活所做的努力,但也要记得袁隆平老先生兢兢业业的付出,这样的感恩之情并不冲突。莫让“伪科普”伤了真英雄,更莫让真英雄寒了心。

  三伏天里,当一些人在空调房的电脑前满世界找着资料准备写《请暂时遗忘袁隆平》之时,88岁的袁隆平还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马坡岭试验田埂上查看稻穗。(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责任编辑:武亚姮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