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40年记忆】住有所居感知改革春风

发稿时间:2018-07-26 13:53:00 作者:蔡恩泽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一套房感知改革的春风。

  年少时,我随父母住在老家土改时分得的茅草房,由于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天,屋内四处漏雨,我和父母忙着用脸盆、脚桶接雨水,嘀哒嘀哒的水声敲打着我幼小的心灵,也萌发了长大后要住上好房子的愿望。

  工作后,我在单位住上8平方米的单身宿舍,后来娶妻,有了一套十几平方米的婚房,有孩子后,又把我父母接到身边,一家老少三代“蜗居”在一块,私人空间小,只好用布幔把屋内隔成几个单元。平日里挤一挤将就着,到了夏天,每天晚上都要洗澡,一人屋内冲凉,全家室外回避,很不方便。这还不算什么,因为我常年在乡镇机关岗位工作,每隔一两年就要异地交流一次,每变动一次工作,都要携老扶幼搬一次家,屈指一算,在乡镇工作20年,搬了至少10次家。一年又一年,内心还是渴望能再有大一点的属于自己的房子!

  那时候,我家的居住条件与全国平均差不多。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住房制度是福利分房,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房屋是租赁单位或者房屋管理部门的,只有少数居民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一般是一家三四口人,甚至老少三代一起吃、住、生活,人口多、住宅面积小是当时最常见的普通居民生活状况。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缺房户达869万,占城市总户数的近一半。对照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我家还算多的。

  1998年7月,经过10年改革试点,住房制度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颁布了,文件宣布全国城镇从1998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

  这年11月,我在县城附近的一个乡镇工作,赶上收获房改第一波红利,拥有了稍微大些的住房空间,我们夫妻俩和孩子住一间,我父母单独住一间,这下生活方便多了。但物质享受总有不满足的地方,遗憾的是还缺一间室内卫生间。

  好在对照房改政策,而且我已届50岁,可以考虑自建“安乐窝”了。夫妻俩咬咬牙拿出几十年工作的全部积蓄,又向亲友借了一点,盖起了一个小楼。楼上楼下共5个房间、2个卫生间,我还“夹私”为自己设计了10平方米的写作室。进宅那天,一辈子不沾酒的我破例喝了一杯,实实在在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感到十分地幸福。

  再后来,孩子在省城工作定居。2006年5月,我们很不舍地卖掉了乡下那座小楼,给孩子凑了首付,在城里买了套三居室房子,我们全家都去了省城。

  又过了10年,孩子凭自己打拼在省城另外买了一套很宽敞的房子,给我们养老。孩子知道我喜欢打乒乓球,特地安排一个房间做乒乓球室,当然了,写作室也早就准备了。房子外还有一个小花园,整体上是很舒适的生活空间。

  2003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国八条”“国六条”等一系列文件,一方面继续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一方面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32.9平方米提高到2016年的36.6平方米,6000多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房子是头等大事。从60年代的平房,70年代的筒子楼,80年代的单元楼,90年代的二室一厅、三室一厅到跨入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住宅等等,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的变化,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改革的进程。人们在追求宽敞的同时,还在追求着居住环境的各种配套设施,要住得舒服,住得幸福。

  客观而言,不少地方这几年房价是有点高,但从“蜗居”到“安居”,40年来中国住房建设的成就是不争的事实。循着房子是用来住的改革思路,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是必然的趋势。(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蔡恩泽)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