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人生自当“见山见水见青春”

发稿时间:2018-07-10 15:07:00 作者:邓海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一家三口住30亩森林 保护上万只珍贵鸟儿》视频截图 来源网络

  云涌风起,山呼海应。

  从钢筋水泥的城市,到鸡犬相闻的乡村,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在崇尚自然的风习中返璞归真。这是人生的姿势,亦是创业的范式。这几天,有两则新闻如扑面新风般叫人倾心:一是讲述成都一家三口守护30亩森林的故事。90后的四川妹子廖凡,一直很不理解爸爸,因为他总是满身泥泞地种树、捡垃圾。廖爸热爱自然,坚持种树20年,造出一片森林,引来上万鹭鸟;而今,她也决定像父母一样,留在森林里照顾这一方生态美景。

  二是团十八大代表、江西省奉新县无忧家庭农场法人宋敏,2015年他辞去了高薪的外企工作,在江西奉新县承包了600余亩干旱田,买来大型农机具、无人机,创办“无忧家庭农场”,大面积种植有机无公害水稻。以“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为指引,花费3年时间,将600余亩山地开发为梯田,农场山里还吸引了近万只珍贵白鹭栖息繁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天南海北的两个年轻人,青山绿水的两段好青春。一个以森林为家,将人生的诗意挥洒在30亩山林之间;一个以农场为业,将创业的人生垦荒于600余亩干旱田。岁月之上,芳华之间,美丽中国与美好青春的和弦余音绕梁。

  千百年来,人类的发展,皆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离开生态环境的支撑,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所言,“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小目标也好,大远景也罢,“美丽中国”始终是一马当先的关键词——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凡此种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来看,美好生态环境皆建立于良好生态观之上。青年责无旁贷,青春使命在肩。

  庄子在《齐物论》中有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华传统文化中,便有着哲理般的生态文明思想。及至新时代澎湃而至,更多人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在前两天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19岁的“联合国环境署亲善大使”王俊凯作为讲演嘉宾分享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心得,认为“青年人需要有一份环境保护的责任与意识”。其实,攻坚治污也好、环保问责也罢,事后治理总不如事前防患未然。如果青年能扛起环保责任与生态理念,欠债再多总能还,路阻且长也总能抵达终点。

  像廖凡或者宋敏那样,把青春和奋斗挥洒在壮美山河之间,在生态自然之中安放人生的春秋冬夏,在环境创业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会与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大美中国一道,成就千千万中国青年的诗与远方。(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责任编辑:武亚姮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