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网络游戏“反成瘾”需建立科学机制

发稿时间:2018-06-16 14:40:00 作者:邓海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网络世界既然不能是不设防的,那么,极易成瘾沉迷的网络游戏呢?

  六一儿童节当天,《中国科学报》刊发了22位院士的联名倡议,呼吁营造“无网游日”;高考前夕,律师张晓玲公布了《一个心碎母亲致所有高考考生的公开信》,信中痛陈自己孩子因网络游戏中断学业、葬送前程的惨痛教训……从院士的倡议到母亲的公开信,网络游戏之洪水猛兽现象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然,有人总喜欢拿那套庸俗辩证法出来捣糨糊——比如“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用约束成人的办法来约束孩子的天性,合理吗”、又比如“家庭教育失败,不要推到游戏头上”……说来说去,把网游的责任完全推卸到教育及孩子的自制力上去。问题是,这些诡辩,本身就不是辩证的,而是避重就轻的。这就像毒品问题,难道全社会要把“抵制毒品的道德自觉”当做禁毒的“主旋律”?果真如此,还要什么虎门销烟、还谈什么严刑峻法?同理,网络游戏“反成瘾”应当靠的不是可能沉迷的人性,而是科学机制的建立。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在《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一书中,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网络游戏的诱饵之下,任何人都会成为瘾君子。事实上,WHO已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障碍。建章立制,规范权力运行如此,遏止网游沉迷乱象亦然。

  网游成瘾,是科技成瘾的一部分。在今年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新推出的Android P上线了一系列很有趣的防沉迷功能,甚至还有强制让屏幕变灰、进入免打扰模式的Wind down。从这个角度上说,游戏商家和平台是“反成瘾”机制的第一责任人。游戏沉迷意味着利润、而反沉迷意味着失利,指望游戏公司的道德自觉或道德血液来设置“反成瘾”机制,这显然无异于“与虎谋皮”。

  基于以上考量,国家层面的“反成瘾”机制才显得更为重要。今年4月17日,文化部对网络游戏市场开启新一轮整治;4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紧接着,8部门下发联合通知,要求加大对以游戏等为代表的网络精神产品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监管整治力度。遗憾的是:一方面,在全国层面缺乏一个系统规制来统领“反成瘾”机制;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国民款网游堂而皇之拒绝在“反成瘾”机制上有所作为也欠奉罚单。

  网络游戏“反成瘾”到底有多难?难在不为,而非技术。看起来,大型网游都设计了实名制认证、防沉迷系统等,不过,这种网上搜个身份证号码就能绕过去的“马奇诺”防线,作为技术中坚的互联网企业真的就摊手耸肩毫无办法了吗?很简单,就像线下住宿需要身份证和人脸识别认证一样,只要网游能将身份证和人脸识别合二为一,还怕什么小学生绕过去呢?

  如果非要谈国际惯例:据称,日本已有九成以上的手游导入了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制度;在跨国手游公司智乐软件官网上,有关于未成年人如何健康参与网络游戏以及家长如何监护的介绍;早在2013年底,英国电信、维珍网络、天空网络等网络服务提供商便把自动屏蔽色情网页作为所有新用户的默认设置;芬兰知名手游公司“超级细胞”和罗维奥公司的官网上设有多语种版本家长指南,解答如何管理或关闭游戏程序内购买等问题……国际网游公司如此“乖巧”,与所在国的雷霆监管有着直接的必然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只想问一个问题:国内的小学生游戏账户,能关闭购买功能吗?

  正如“没有天生的守法者”一样,也没有天生的守法游戏商,大概也是“奉法者强则‘游戏’强”。依法建立科学的“反成瘾”机制,中国网游才能从原罪中真正走出来,成为创意产业中的一轮喷薄朝阳。(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责任编辑:武亚姮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