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深刻反省侵略历史的民族才有希望

发稿时间:2018-05-18 15:22:00 作者:谢伟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近日,日本电视台(NTV)播出题为“南京事件2——检验历史修正主义”的纪录片。该片以制作组花费近四年时间从中日两国搜集到的一手历史资料为基础,驳斥了试图否认或篡改大屠杀史实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之前NHK所制作的关于731部队的纪录片在中日两国引起反响一样,此次播出在日本观众中也再次引发了广泛讨论。有网友表示,认清历史只是第一步,而把反思转化为阻止战争再次发生的力量则是每个人的使命。

  作为人类历史真正意义上的“至暗时刻”,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侵略,给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极其黑暗的一页。多少年过去了,即便《联合国宪章》已把和平喻为基石,以此写进各个国家都为之拱卫的神圣章节中,但局部地区的战争不断,依然昭示着战乱还在祸害人间。

  之所以有这种论断,并不是凌空蹈虚——二战带来的政治博弈、冷战思维和冲突隐患,如今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映射。“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此言果不欺人。但如果说对于战争暴行的深刻反省,只是停留在民间,却始终止步于国家的上层建筑,如果任由“执迷不悟”的人继续胡乱非为,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不会走的太远。

  “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这段话语,出自于从二战血火洗礼而成的《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是战后秩序的权威缔造者,多少年过去,历史已翻开新的篇章,但当年战争发动者之一的日本,如今某些政客对当年犯下的罪行依然讳莫如深。虽然,日本的经济发展曾经矗立起“奇迹”,但掌握话语权的某些政客却活在《联合国宪章》之外,这样的矛盾对立体,不啻是一种怪异的存在。

  当年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的创伤,绝不是73年前日本天皇裕仁在电波杂音播出《终战诏书》之后就能划上终章的。现在,这个国家某些政客对历史的反省态度,越发让观察者们看不明白。稻田朋美在担任日本女防卫大臣期间,在公共场合表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作为内阁的掌权者,稻田朋美这番言论让亚洲国家不得不提高警惕。事实上,日本某些政客和民间共识在对历史的反省上的不一致,此次纪录片的播出,就是最好的佐证。

  深刻反省侵略历史的民族才有希望。唯有深刻反省战争罪行,才能重新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这一点,德国无疑做出了极好的表率。从欧洲格局里的“三驾马车”之首,到世界经济的“稳压器”,德国之所以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大国级的成就,就是因为和纳粹德国做了彻底的切割,从此抛开了曾经的历史包袱,心无旁骛地搞发展。反观日本,这几年来,某些政客断断续续上演着到靖国神社“拜鬼”的闹剧。开历史倒车,是逆时代潮流。对于此,中国外交部就曾鲜明指出:“我们敦促日方秉持正确历史观,以实际行动正视和反省历史,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一直以来,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依然在执意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依然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依然在藐视历史事实和国际正义,依然在挑战人类良知。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承诺,而且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

  正视历史,继而深刻反省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捍卫国际公理,共同维护人类和平。“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亲眼目睹南京大屠杀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告诫着后世的人们,要走向未来,反省过去是唯一的路径。

  历史不应该是负担,而应该是启迪。就有日本媒体向安倍晋三喊话,认为相比于赴珍珠港进行访问,他应该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日本人民对于和平的期许,不该被日本某些政客当成“耳边风”。背叛历史,注定被历史所淘汰。(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