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地方也跟上了潮流、赶了个时髦,纷纷推出手机政务软件,争取“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积极对接公众需要,提供便民服务,本是件利民的好事。然而现实中,一些备受诟病的政务App,把指尖上的便民工程,活生生地演绎成手机上的“形象工程”。
质疑绝非空穴来风。近期,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在手机应用商店里,有上百个政府部门的手机软件,但普遍评分偏低,下载用户也很少;下载某省政务软件,安装完成之后,一点开就出现闪退情况;再打开另外一省的政务软件,尝试点开“缴电费”,却出现了“软件想要打开支付宝”,点击同意后,立即跳转到支付宝缴费页面……
政务App本来是政府对群众服务的桥梁工具,实际使用中却问题百出。之前,就有媒体曝光一些政府网站处于“僵尸”“睡眠”状态,在实行常态化抽查通报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政务App和政府网站虽然平台不一样,但都属于“互联网+政务”的具体抓手。
重建设、轻管理,是政务App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初,“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恐怕是政务App们闪亮登场的写实。红头文件要求行政服务需对接互联网思维,然而却简单以为把政府网站、官方微博和政务App从无到有搞起来,就是“大功一件”。事实上,这只是第一步。互联网思维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开放、互动,需要大众的积极参与,才能打通线上线下的多维空间。如果政务App只是“开门”,却不“迎客”,搞得冷冷清清、无人问津,那只能说是失败的政务产品。
政务App服务产品化的思维,首先就要厘清资源配置的作用。如果一个地级市就搞出二三十个政务App,看起来是生动局面,汇报材料上也“言之有物”,但实则是“撒胡椒面”。不妨进行资源整合、技术融合,把多个部门的功能都汇聚在一个政务App上。这样做的好处明显,最起码老百姓手机容量能“吃得住”。
把一些不合格的政务App矩阵“去产能化”,是大势所趋。如果政务App仅仅是随着唯政绩者的“指挥棒”来行走,那只能是头撞南墙。不仅要对政务App“去产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更要对自身功能服务进行再定位。
于此,在做好再建设、系统整治的同时,必须对移动版“僵尸网站”——政务App进行必要的问责追责。动辄小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开发费用,再加上后期高额的运维费用,确实不是一笔小开支。“高贵”的政务App的成效谁来评估、谁该为此负责?这些问题需要给公众一个必要的交代。
当然,追责整治不能耽搁为民服务。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多下功夫、多做实事、多出干货,只有输出高质量的行政服务产品,才能刷出政务App的真实“存在感”,人民群众才能更有“获得感”。(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