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悬在半空的国产都市剧须跟上新时代

发稿时间:2018-02-11 09:43:00 作者:邓海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去年7月,朋友圈被一篇名为《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的文章刷屏。其实要谈到“假装在生活”,奥斯卡欠它一堆小金人的,是咱们的国产都市剧。

  近些年,中国电视剧可谓是火力全开,迎来了发展新高潮。有数据称,2017年国产影视剧的产量超过300部,集数超过1.5万集,但是能播出的不超过8000集。流量为王、IP泛滥、脸蛋时代、虚大宣传等等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国产剧的健康发展。更别说生活质感匮乏的国产都市剧,可谓是吊足了胃口、摔足了跟头,似乎比以前更糟糕了。

  没错。尽管他们是律师、是医生、是翻译官、是投行精英,但,他们生来只有一件事做得最专业,就是“谈恋爱”,谈到恋爱大过天,谈到世界充满爱。其他的柴米油盐、其他的春夏秋冬,都是假的,惟有他们抽象而浮夸的人设,才是真的。

  说实话,国产都市剧这些年虽有进步,但很多时候你都会有种昔日重来的错觉——“三厅式(餐厅、客厅、咖啡厅)”剧情,和那些数不清的痴男怨女,在国产都市剧的天地里来来去去。他们玛丽苏的人生,充满着矫情的塑料感,他们连一声叹息,你都能听出低级抠图或五毛特效的意味。回头想想,《我的前半生》6.5分的豆瓣评分算冤枉吗?《欢乐颂》系列时装片的画风真的叫人不出戏吗?

  爱情本来是为他们戏剧化的人生加持的,却没成想,他们的人生里各个单薄得——只剩下爱情。

  国产剧“假装在生活”,起码有三宗罪:第一,在这个高分辨率时代,却不懂得细节事关成败之危。花钱请流量小花生、花钱砸IP概念,却疏于细节处理。家不像个家,办公室不像个办公室,整容脸、数字台词、泡沫感的道具,分分钟经不起放大找茬;第二,只见高富帅、白富美,而看不见凡人、穷人的生活。他们纤尘不染,他们一个场景一套爆款时装,他们一边扮演穷人落魄、一边住豪宅带钻戒……他们是没有生活逻辑的角色,为爱而生、为撕扯而生、为互怼而生、为编剧不动脑子的巧合而生;第三,几百年前的婚恋价值,几百年后依然变装上演。在外表时髦的都市剧里,掺杂着土得掉渣的文化价值:比如女主苦大仇深、却始终相信骗人的童话故事,比如男主冷傲卓越、永远是上帝对他万千宠爱于一身。

  工作起来没有专业精神,恋爱起来却又“苏”得吓人。

  结果呢,东家长西家短的韩剧能100多集都不嫌累的,我们的都市剧却因为一直“假装在生活”,看到十几分钟就让人没了食欲——没错,我说的就是被网友质疑“吃相太难看”的《深夜食堂》这种剧。

  大过年的,我们当然盼望国产剧能扬眉吐气。寒暑假的老剧重播,固然与观众的怀旧心理相关——但不得不说的是,我们对老剧的怀念、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剧的回望,哪怕是“我煮碗面给你吃”这类台词的重新解读,其实就像当年《伪装者》热播,网友戏称“明家日常可以看800集”。追根溯源下去,说白了,还是对生活、对逻辑、对常识、对真情实感的眷恋。

  还有关键一点,我们不得不注意和考虑这些剧情,对孩子、对青少年——乃至“大龄青年”——健康成长所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着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些内容不只是简单的、消磨时间的娱乐需求,它还在潜移默化中承担着一定程度的美育、德育的功能,切不可粗心大意。

  2018年春节就要到了,多家卫视又将经典剧重播当做亮点编排。经典之所以叫人难忘,是因为总有这样那样打动人心的地方。当然,国产都市剧无须一棍子打死。最新调查显示,65.4%受访者称国产剧整体水平有提升。不过,要能历经时光淘洗而光彩依旧照人,还得有一颗敬畏艺术、精耕艺术的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这话对严肃文艺品类适用,对通俗流行文化亦适用。最“假装在生活”的国产都市剧,是该好好地、真正地融入这个大时代、新时代了,从迎合感官、速食文化、流量为王中走出来,扎根真真切切的生活、反映实实在在的中国,多点真实性、多些生活感,就算小情小爱,也能大放光彩。(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