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播种新时代“三农”新希望

发稿时间:2018-02-06 08:57:00 作者:蔡恩泽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新春伊始,一年一份的被赋予“三农”特定内涵的中央一号文件如期而至,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布的第15份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聚焦实施振兴乡村战略,这是“三农”政策的继承和总结,更是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然而,不能忽略的问题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进党章,赋予突出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依托中国特定的国情形成的优势,我们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信心满满。

  实现乡村振兴,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毫不动摇,党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正在健全,确保了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我们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乡村振兴战略中,脱贫攻坚是一大要点。社会主义的阳光普照大地,社会主义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便利,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小康路上,不让一户拉下,不让一户掉队。

  实施乡村振兴,我们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乡村振兴,主体在民,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定性力量。40年前,小岗村那18户农民鲜红的手印焕发着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40年后,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亿万中国农民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实施乡村振兴,我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工业化时代,完备强大的工业文明完全有实力反哺农业,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正成为“三农”发展新趋势。

  实施乡村振兴,我们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中国有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在世世代代周而复始的春播、夏锄、秋收、冬藏中,中国农民积累了丰沛的农耕文明,顺应天时、市场和时代,与先进的商业文明成为并蒂莲,是推进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是中国的乡村之梦。

  实施乡村振兴,我们有旺盛的市场需求。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人口总量增长、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消费结构升级和农产品工业用途拓展,使我国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农产品总量增长还有较大空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有广阔天地。

  上述六大优势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有底气,更有活力,也更有希望。

  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已过,春天的前奏已经开始,虽然寒意犹存,但“百草回芽”已不可阻挡。不久将迎来春耕时节,又到播种希望的季节,让我们乘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和煦春风,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中国梦增添绚丽的乡村色彩。(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蔡恩泽)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