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
2018年1月24日,全国著名儿科专家,河北省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胡皓夫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8岁。多家媒体发表了数篇文章,其中有介绍胡老一生尊重患者、克制用药等诸多事迹的,也谈到了著名的8毛钱治好患儿高烧一事。
对于这些本着纪念之心而写就的稿件,各路声音纷至沓来。有网友赞美、送别、感恩,也有自媒体单单抓住文章中所提到的“8毛钱治好高烧,不打针”的细节不放,甚至衍生出“如果你不能用八毛钱治好高烧,如果你给患者打针,你就是医德沦丧,就是没有医者仁心。对这样的医生,就无需‘含泪送别’,而可以拿刀去砍”的误读。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不用说互联网时代下将一篇文章放到公众面前被细细研究,解读自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不可否认,“一千个哈姆雷特”中也许会有那么几个看到了隐患和不安,但绝不能因此因噎废食,放弃对善和美的掌声与欢呼。
本着“走近科学”的态度,我们心平气和地来说说理:
第一,“不打针爷爷”并非不能叫,八毛钱治高烧的故事必须要赞美。胡老生前就说得很清楚,5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做肌肉注射”。尽量和全部并非一个概念,这就像我们把上下学抱孩子的好民警叫“抱抱哥”——难道叫了这个名字,他就非要24小时重复抱孩子的动作,不然就是“扯淡”、就是欺骗、就是沽名钓誉了?
第二,8毛钱治好患儿高烧当然是个例,对于“看病不贵看病不难”每个人都有不同标准,但我们不妨问得再实际一些:胡老8毛钱的故事早就成为美谈,可是有几个去找他看病的患儿家长是捏着8毛钱去为难胡老的?胡老的故事中,警寓着过度医疗的现实;自媒体的“反诘”中,也有因人制宜的基本规律。二者并非对立,更不存在对立。
但一个跑偏了的逻辑,不仅容易把舆论引入歧途,亦会放大社会的暴戾心理。说两个数据:疾病分类调查统计显示,中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至40%。2017年末,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筹资与规划研究室主任李芬和她的团队最新研究发现,2016年上海市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约为36%,高于28.8%的全国平均水平。过度医疗的闹剧还少吗?抗生素的风险还小吗?看病贵的体验还是伪命题吗?
当此语境之下,怀念胡老的谦抑用药做派,并非无理取闹。
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里,留下这么一句路人皆知的名言,“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这话强调的是批评权利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但是,在医疗卫生领域,近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批评了,你就是在医患关系上雪上加霜;赞美了,你就是在医患关系上含沙射影。全世界都闭嘴了,莫非中国医改和中国医卫事业就“立地成佛”了?
眼下,媒体不过是客观表扬了胡老的操守和坚持,初心与逻辑并无问题。
另一方面,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医患冲突、医患关系的报道铺天盖地,医患关系似乎紧张得一触即发。但来自国家卫计委的统计,2015年跟2014年相比,总的诊疗人次是增加了将近3亿人次,但是医疗纠纷的数量持续下降,也就是2014年和2013年同比医疗纠纷数量已经下降了8.7%,2015年在总的诊疗人次增加的情况下医疗纠纷的数量是继续下降的。然而,作为个体的医生,无论是被指“医德沦丧”还是被“拿刀砍”,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也不是社会希望看到的。一些拥有自媒体资源的医生能站出来发声是极好的,也更需理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是扩大社会矛盾,这对社会也是一件幸事。
在每一种社会关系的舞台上,媒体与自媒体都应当好好思考这些相对敏感的议题。调整好看待“不打针爷爷”被赞美的姿势和心态,更好地摆事实、讲道理,才能真正树立起我们共同尊崇的好榜样。在自媒体对公共舆论影响力日渐增强的今天,每个有话语权的发言者都应当格外慎独、更为谦抑。(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