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寒冬凛冽,一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在全国稳步展开。这场攻坚仗是为了更加切实有效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更好更快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们始终对黑恶势力保持高压态势,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从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17年的95.55%,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不少外国友人都赞叹: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但是,当前涉黑涉恶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以“村霸”等为代表的基层黑恶势力,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侵蚀基层政权,其危害程度不比贪腐轻,群众之痛恨不比贪腐弱。这些突出问题,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如若任由蔓延,势必成为危害社会稳定、动摇执政根基的重大隐患。
黑和恶往往处于社会治理的末端,离人民群众最近。在基层,真正影响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是“苍蝇”式腐败和黑恶势力,老百姓最痛恨眼前的腐败分子,最忧虑身边的黑恶势力。在反腐败斗争已经形成压倒性态势的当下,开展一场扫除群众身边黑恶势力的专项斗争势在必行。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当前,黑恶势力出现向政治领域渗透,向新行业、新领域扩张,呈现隐蔽化特点等新动向,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加大打击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斗争。
黑恶势力与合法政权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成对抗、形成冲突,在法治体系下,扫黑除恶具有天然的正当性。目前,我国刑事条款非常明确,各项法律法规比较完备,扫黑除恶的正面经验也非常丰富,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确保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攻坚仗。
从“打”黑除恶到“扫”黑除恶,意义更加深刻。从字面上来看,“打”往往针对的是比较明显的目标,换句话说是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而“扫”则意味着全面性、彻底性,不但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铲除黑恶势力这个具体对象,同时也要全面彻底铲除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
从“打”到“扫”,传递出一种久久为功的定力、韧劲,这是攻坚仗,更是持久战。不仅仅是一两次专项行动,同时要建构一种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既要在短时间内取得扫黑除恶的实践战果,同时也要形成对黑恶势力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这意味着在广度、深度、力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直接有力的回应,彰显了党中央除恶务尽,坚决将黑恶势力嚣张气焰打下去、消灭掉的坚强决心。
无论是从扫黑除恶本身出发,还是向社会治理目标延伸,这场由最高层主导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凸显一系列鲜明特点。
首先,这是一场举党和国家之力、整合多部门力量的全面治理,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一次集团性“出拳”,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和更强的威慑力;
其次,这是一场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筑牢基层政权、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在更大范围内,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行动,坚持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强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再次,这是一场在法治的轨道、法治框架内进行的斗争。要吸取以前“打黑”变成“黑打”的教训,不能搞“以黑扫黑”“以恶对恶”那一套,不能扩大化,严禁刑讯逼供、防止冤假错案。同时,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及其“保护伞”必须依法从严惩处,坚决彻底铲除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利益根基。
扫黑除恶,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以雷霆万钧之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扫”出一片清朗乾坤,实现河清海晏、风清气正。(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蔡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