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莫让招生欺诈断送学生未来

发稿时间:2018-01-24 15:40:00 作者:程振伟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4年,今年20岁的南通姑娘张勤(化名)报名时,学校提供的发票。来源:中国青年报

  南通女孩张勤的“中职求学”经历成了罗生门。

  张勤入学时报名的学校是“南通市通州区学高职业技术学校”,最先报道上课地点是南通理工学院,随后又被转到“通州湾技工学校”上学。

  更“神奇”的是,张勤的专业一会儿是“主观意愿”上的学前教育,一会儿“被安排”为南通工人业余大学的电子商务。

  如果说张勤的中职生身份是黑户,可教育部学信网上显示她的学籍是“泰州学院”。

  与张勤一样不幸的,还有60多名“同班同学”。

  怎一个乱字了得。即便是最富经验的调查记者,也会被这些无辜孩子“究竟属于哪个学校、到底是什么专业”搞晕。中专教育门槛并不高,江苏省实行中职教育学费全免,可这群渴望继续接受教育的孩子们的“上学梦”何以如此蹉跎?

  抽丝剥茧寻根问底,在这一系列明面背面、正当不正当运作的背后,浮现着一个叫“南通学高教育”的民办教育机构。这样一家“承接各学校考前培训、考证培训、技能培训”的公司,与南通市工人业余大学进行合作后,就有了负责部分招生工作的权力,同时,干着招生欺诈的勾当。众所周知,我国财政部、教育部实行职业教育财政生均补贴制度,而且数额不菲,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不低于1.2万元”。在这样的语境下,联系60多位考生的现实遭遇,南通学高教育的做法显然有利用政策操作漏洞,骗取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财政补贴,并从学生杂费、食宿费等开支中薅羊毛的嫌疑。

  一家以学生为“牟利商品”的民办教育机构,能在没有招生资格时招生,试图以“招生时一个专业、毕业证上一个专业”的方式瞒天过海,这背后有多少魑魅魍魉?譬如,张勤在通州区学高职业技术学校报名入学,但由于该校没有相关资质,张勤实际上成为南通工人业余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中专生。这样的“直接输送”背后是否涉及到利益输送?学高教育后来重新成立了通州湾技工学校,获得相关专业招生资格后,又怎么把名义上的“南通工人业余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中专生”挪到自己学校名下?背后需要打通多少关节才能如此长袖善舞?

  一家培训机构,把一群学生像“商品”一样从“左手”换到“右手”,从一家公办学校的名下转到另一家公办学校的名下,虽然打着“成人教育”“函授”的招牌,可学生和家长并非傻子,若没有这些公办学校借用场地、盖上相关公章的便利,没有相关管理部门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能历经三年还把学生和家长骗得团团转?

  教育培训机构打着“校企合作”的招牌招生、办学历教育,很容易利用政策管理中的模糊地带,而断送的则是学生的前途和未来。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掩盖,贩卖学历证书利益链上,隐约能看到公办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魅影,而最终接盘的还是学生和家长。青少年教育机会成本最高,一步误只会步步误,影响的是整个人生的成长和福祉。想想张勤和她的同学们,因为不幸卷进了不良欺骗培训机构的算计中,学幼教不能当幼教老师,求学时间一点不少,却还不能拿到毕业证,在人生中最好的青年时期遭到学校社会的合力欺骗,还让他们怎么形成对社会的中允判断?

  校企合作的灰色地带必须铲除,而斩断利益链才是关键。需要明确的是,学校应担好自身的社会责任,公办学校不得以校企合作名义将学生全程委托给合作企业或其他机构进行培养和管理,不得以收取管理费或按比例分成等形式将学生培养任务变相转包、分包给合作企业,这都是一所“健康”大学应有的育人情怀。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也不能再失位,否则,无辜的学生只能成为待宰羔羊。

  张勤等63个中职学生的“证书疑云”背后,究竟有多少“推波助澜”或“顺水推舟”的魅影?有关部门必须介入调查,对涉事机构、学校、人员进行惩治。同时,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事件妥善解决,给学生们一个说法,给社会该有的公平正义。(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程振伟)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