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截图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可是,歌有千千万,既有长河落日圆,亦有暗面毒与脏。最近的PGone,就栽在不知道怎么唱歌上。2018年伊始,PGone的歌成了全网讨伐的对象,诸多媒体与网友跟进,指出其《圣诞夜》歌词“教唆青少年吸毒和公开侮辱妇女”、晒毒品、消费已故歌手姚贝娜等诸般恶行。
于是,在“中国嘻哈元年”这个语境下,一个大命题浮出水面:中国是有了嘻哈,可中国该有怎样的嘻哈音乐?青年人又该拥有怎样的嘻哈?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嘻哈说唱也是各花入各眼。作为一种文化分支,它与DJ控盘、霹雳舞还有街头涂鸦等,并肩在广义嘻哈文化版图上。对于问题歌曲,PGOne通过其微博账号@红花会PG_ONE发文解释,称其“早起接触嘻哈文化受黑人音乐影响深厚”,而导致歌词“对核心价值理解偏颇”。
这甩锅的姿态固然比较优雅,但方向却有着明显的偏差:第一,即便是在上世纪70年代纽约黑人区布朗克斯,嘻哈的灵魂仍是草根对于不公命运的愤怒和抗争、以及对自由和爱的向往。脏字是有,但核心价值是向上向暖的。第二,艺术无国界,价值有共识。时过境迁,类似“匪帮说唱”这样的嘻哈分野在美国本土都举步维艰,更别说是法国等其他国家了。2015年,韩国《Show me the money》节目中有嘻哈歌手飙脏话等,直接被监管部门处以3000万韩元罚款。
就像民谣的云淡风轻、摇滚的热血愤怒,嘻哈音乐中的挥洒自由,恐怕也不是发轫于暗黑系的负能量。中国接受嘻哈说唱的时间并不长,青少年对嘻哈的认知很可能停留在PGone等艺人的阶段,如果这样的代言人推介的是脏字连篇、毒影重重、歧视女性的作品,一旦这种音乐品类风行于世,会蛊惑多少纯良的价值观?所谓学坏三天、学好三年,对“问题嘻哈”的警惕,显然不算小题大做、更非杞人之忧。
有人说,“歌词不带脏,如同战士没带枪。”可如果突破底线就是个性、僭越规则就是自由,那么,所有的违法犯罪岂非都美得冒烟?至于什么“还是孩子”、“唱都唱了”、“给个面子”、“谁不犯错”……这种和稀泥的混账逻辑,显然没有拎清楚民意沸反的重点。据说原定7日在长沙举行的中国有嘻哈live巡演已将PGone除名,海报也被人用马赛克抹去。商业利益都知道让步于社会责任,粉丝若是真爱艺人,更当自重于公共理性之门。
当然,嘻哈无可原罪,就像一把切菜的刀,在世界文艺的小日子里,也许是“居家必备”。不过,拿嘻哈来贩卖黄赌毒、宣扬假恶丑,这就等于拿菜刀出来行凶作恶了。嘻哈的本质,是反抗与批判,借由这种韵律和形式,抵达其终极的善与暖。这大概类似于中国古人讲究的“长歌当哭”。哭什么,肯定不是“白色粉末”,也不是物化女性的轻佻和流俗吧。问题是,少数艺人画虎不成反类犬,精髓没有学到、技艺没有学好,把糟粕和脏水倒原封不动“海淘”过来。而部分青年不加分辨,全盘接受,追逐热捧,俨然变身青春的底色,这就尴尬了。
“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这种“嘻哈”从来就不是青年的生活姿态和现实定位。须知,低俗不是个性,粗鄙不是青春,嘻哈的青春最悲催。(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