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何建党、为何建军、为何建国?《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这三部曲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影视渠道。在现今的语境下,官方色彩浓厚的主旋律电影要走进观众内心,获得观众认可,并非易事。为被时代所接受,系列影片从手法、视觉到演员都一步步进行着突破,脱离了传统意义上主旋律电影的循规蹈矩,寻求艺术与大众的契合点。
作为系列影片的第三部,《建军大业》重现了高举着信仰火炬,中国青年热血沸腾的建军救国的过程。
影片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场。大街上对学生的屠杀,商务印书馆里对新闻工作者的血洗,对李大钊、汪寿华的残忍杀害,都是以军警力量、黑帮力量进行的直接暴力式镇压。近31万进步同胞遭到残酷杀害,这是蒋氏军政权和军阀媾和的信号,是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所以必须武装反抗,必须建立自己的军队,惨烈的、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毛泽东悲愤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就显得水到渠成。
后退是军阀混战和独裁专制,前进是保家卫国和拼死奋战……可站在时代前列的青年,都心怀对旧世界的愤恨和对新世界的期待。
随后的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一气呵成。这是影片最燃的部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共产党人的信仰都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在三河坝的背水一战,所有掩护主力撤退的人都明白,留下就意味着死亡。但以蔡晴川为代表的200人,义无反顾,以死换生,留下了人民军队的“星星之火”。蔡晴川拼尽最后力气按下引爆器与敌人同归于尽时,既悲壮、悲愤,又震撼人心。
电影中许多地方微言大义,或许是没办法全景展示更加细腻、复杂、宏大、精彩的真实历史。但相较于教科书式的干巴介绍,电影给予了大众战火硝烟下的真实感。战场上厮杀拼命的不是钢铁人、不是机器人,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他们也知道苦、也知道怕,却坚持心中的信念与理想。他们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却差一点全军覆没。这样的真实的、没有吹嘘的演绎,才更让人信服、敬佩。到现如今,20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守护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共同家园和人民百姓,更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好的例证。
青年演员演绎青年的伟大事业,是电影制作的精益求精,也是对史实的尊重。刘烨饰演的毛泽东,被质疑时不卑不亢,见解深刻;朱亚文饰演的周恩来,在被包围时果断从容,在南昌起义中英姿勃发;马天宇饰演的林彪,由青涩的少年终在血泪中成长为热血男儿;刘昊然饰演的粟裕,朝气蓬勃、机智英勇,一声“进城”喊出了军人的正气凛然;白宇饰演的蔡晴川,使无数观众泪目。虽尚有部分槽点,但整体的演绎可圈可点。青年演员需要磨练的机会,也需要大众的包容,他们是老艺术家们的接班人,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未来。出演正能量的红色故事,是在演绎事业道路上的启迪和洗礼,是他们为这个时代贡献精品的阶梯。
这个被冠以娱乐至上的时代,一部优秀的电影除了要给观众带来感官享受,其文化教育内涵的彰显,其引发的对现实的深思更加弥足珍贵。
《建军大业》让大众看清了中国革命面临的恶劣环境,理解了进行斗争的必要性与必须性,懂得了战争的血腥残酷,认识了党在艰难困苦中的玉汝于成、人民军队的奉献牺牲与拼搏英勇,明白了了先烈们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由历史审视当下,才会更加感悟这个时代的来之不易,才会教育今天的青年人,对和平有珍惜,对死亡有敬畏。
《建军大业》与其说是对历史的再现,不如说是用前辈们的热血青春给当代青年上了精彩一课。90年前,中国青年找到了自己应该站立的位置,站在了人民的一面,站在了民族大义的一面,拯救民族危亡,是那个时代最具进步的社会力量。在滚滚前进的时代潮流中,今天,革命先烈的二三十岁映照着我们的二三十岁,他们带领我们,也时刻鞭策我们。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如何让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如何传承这份热血信仰,如何担起身上的时代重担是影片留给我们的最大思考。
如今的中国,被誉为“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的力量与稳定的灯塔”,这背后是人民军队战损率高达90%后的浴火重生,是进步青年奋战到底、向死而生的决心,是中华民族从谷底向上挣扎攀升的信念。电影正是为我们传递了历史的脉络与正确的价值观,而当代青年要沿着老一辈革命者铺就的道路,凝聚更多的青春力量,演绎好“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青年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