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正在中东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伊亚德时指出,中方和伊斯兰合作组织开展友好交往40多年来,确立了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的相处之道。当日发布的中国和沙特两国《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强调,不同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实现人类不同文明和谐共处。
本次出访被誉为是一场文明互鉴之旅。习主席此次到访的中东三国沙特、埃及和伊朗都是中国的兄弟国家。中东得天独厚的油气宝藏固然让人羡慕,大漠落日的壮美辽阔也固然让人神往,但中国更珍重中华文明与中东伊斯兰文明的相知相交与默契信任。应当说,习近平此次中东之行,既不是国际社会猜测的外交斡旋,也不是所谓大国博弈,只是实实在在地加强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友谊和合作。
中国人民同中东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告诫他的弟子们说:“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往来于双方的驼队络绎不绝。中国唐代时期,大食国遣使来华,唐与大食之间的水陆商道,代表着7-9世纪最伟大的商业路线。中国明代穆斯林航海家郑和远航吉达、麦加、麦地那等地,盛赞所到之处“民风和美”,“诚为极乐世界”。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人类的繁衍就是与文明相生相伴。历史穿越了数千年历代文明,真情演绎了博大精深、华彩多姿的世界文明,各树一帜,各领风骚,其起源、形成、兴起、成就和相互作用令无数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为之倾倒而痴迷终生。
不同文明之间虽有冲突,但隔阂与恐惧只能增加仇恨,战争只能消灭肉体,文明是植根于人类基因的瑰宝,绵延、渗透之势,并非隔阂和战争所能阻遏的。历经数千年的风化、升华、沉淀,如今多元文明的格局已经形成,风采各异的世界文明比肩而立,和谐共荣,相互辉映,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眼下,“一带一路”正成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深度互鉴的桥梁和纽带。习主席曾深情地表白,“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对中国来说,中东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既是交通枢纽,又是能源富集区,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不言自明。对中东来说,中国西向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国家的“东向”意愿十分吻合,遥相呼应,中东国家也需要中国的投资、市场和技术来支撑本国的发展。
诚如中国和沙特《联合公报》所言,“双方愿在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框架内深入开展合作,认为两国务实合作潜力巨大,愿加强产能政策协调与对接,推动技术转让、产业升级和经济多元化。”
中国有担当,伊斯兰文明有诚意,中华文明与伊斯兰等世界文明深度互鉴,促进中国与中东乃至世界各国的友谊和发展。历史期待人类文明更深互鉴,构建命运共同体,共圆世界梦。
(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蔡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