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美丽的青岛为何成网民刀下鬼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5-10-09 16:0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德华

  在百度上输入“青岛”俩字,率先蹦出的是“青岛大虾”。明明是38元一份的价格,却按38元一只算帐,宰客宰得刀刀见血。青岛“十一”黄金周“出了名”,却因一份“青岛大虾”。美丽的青岛,由此成了媒体与网民的刀下鬼。“青岛大虾”,如今成了2015年的“名菜”,在朋友圈里段子横飞。

  “三斤的鱼实际只有一斤四两”,“蛤蜊也论个卖”……近年来青岛类似宰客事件不在少数,至少有10余起,近三分之一都是在“吃”上做手脚。以致有网民感叹,“幸亏没点米饭,按粒算钱么”,还有网民说,“幸亏没去青岛,以后也不敢去青岛了”。

  “青岛大虾”火爆网络,功劳并不是这家黑店,而是当地派出所和物价部门的处理方式。要说宰客,神州大地上曝光的不在少数。可是让游客在“报官”后仍然如此无助,最终还屈辱地给钱的,恐怕就是第一了。 

  事情最后闹到了派出所,最后还是让游客掏高出实际几倍的价格。如果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到这家烧烤店用餐,老板敢收38元一只吗?如果警察能不偏不袒,公平合理妥善处理好这件事,青岛也不会出这么个笑话。难怪消费者感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好客山东欢迎您”,如今成了史上最滑稽的广告词,变成了“宰客山东欢迎您”。以前海南三亚不敢去了,如今山东也不敢去了。这也难怪,中国人跑到日本“攻陷”一座座城市。继春节日本马桶被买断货,国庆期间感冒药、止疼药、眼镜等生活用品商品热销,挖耳勺也成为游客们抢购的对象,服务员数钱数得手发软。不要怪许多人要跑到日本去。日本游起码没有强买强卖,还能享受到九十度鞠躬。

  别的城市宰客并不是辩解的理由。不管黑店是不是外地人开的,这么多年青岛主管部门装聋作哑干什么去了?这才是追责的根本。网络追责,也是为了青岛旅游还能把脸面找回来,不要砸了文明城市的牌子。

  不要把国人都逼去国外旅游。中国的消费环境好,自然能留得住国人和国外游客,中国靠内需拉动发展才能实现。否则国人有了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去国外消费。所以,治理消费环境迫在眉睫。

  不要以为能骗的了游客,游客最终会用口袋里的钞票说话的。全国各地旅游区景点的宰客现象都应严肃处理。各地景区管理机构都要自律自检,管理好当地景区的经营者,以杜绝宰客现象的发生。无论对于哪个地区的无良宰客商家都要严惩,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还消费者公道,才能防止一份“青岛大虾”砸了一座城市的名片。(王德华)

责任编辑:杨丽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