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远郊大学生“被圈养”之痛需要多方合力纾解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5-03-31 16:5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朝清

  就读于贵阳市花溪大学城一所二本院校的夏蕾,学了3年新闻专业,到了“实战场”却写不出新闻,面对采访对象甚至会“呆住”;原本可以抓住实习机会好好“恶补”一番,最后却因为实习单位和学校来回近4个小时车程的现实困难不得不“主动”放弃。本该接触社会的大学生,却在大学城里“被圈养”。(3月30日《中国青年报》)

  难以给学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只是大学城模式的一个短板;大学城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对大学的亲密度和认同度降低。“想出去又懒得动、想待着却又静不下来”,“生活惰性越来越强,学习能力直线下降,就像是被拴住一样,有一种‘被禁闭’的错觉”。大学生活像小高中,“被圈养”的背后,是大学功能的部分缺失。

  大学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也是青年人进行价值观塑造、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交往的场所。大学城尽管能够满足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需要,却难以在丰盈的学生精神世界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旦大学城里的校园生活达不到学生的预期,比较差异下的心理落差和相对剥夺感,就会使学生对大学缺乏归宿感和认同感。

  和欧美国家大学城建设的经验相比,用大学城驱动周边的城市化,尽管因果关系倒置,却依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不过,一旦大学城本身的完整性和城市化程度没有得到系统性地配套建设,就会造成大学和都市生活处于一种断裂甚至脱节的状态。自嘲为“乡下人”的大学生喟叹“进城难”,这看似玩笑戏谑,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另类的利益诉求。

  师生互动的匮乏、公共资源的短缺,让大学城模式下的大学生陷入了一种边缘化境地。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物理上的空间距离也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距离感和隔阂感,影响学生对大学的认同感和亲密感。要破解大学城模式“后遗症”,固然需要大学城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上下功夫,也需要搭建良性互动平台。

  远郊大学和社会的距离不仅需要大学生的“个体救赎”,也离不开外部的社会支持。让人欣慰的是,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远郊学生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并试图“搭桥”——将面临就业的大四学生搬回市中心的校区,统一安排学生集体外出实习,等等。

  教育家马卡连柯有句名言,“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大学城模式之下的远郊大学不能成为“野草莓”,任其“野蛮生长”;远郊大学生也不能成为边缘群体,任其“被圈养”。只有多方合力,破解大学生“被圈养”的无奈和艰辛,他们的人生,才能“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才能拥有更多社会流动的机会。(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杨朝清)

责任编辑:杨丽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