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李克强11月15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价格改革,说是要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此举,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具有标志意义。
我们一直说,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其主要呈现方式,其实就是价格。价格是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所在,只有市场决定价格,才是真正的市场化。
但在价格僵化的限制之下,市场化不仅不可能充分,甚至还会陷入畸形。价格改革是市场化面临的最大一座山。
价格改革同样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在价格方面,存在很多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项。相关政府部门不想撒手定价权,看似基于公共利益,实为保留权力寻租的空间。
应该承认,一直以来,价格改革给人留下的印象,似乎就是“涨价”。这其中既有合理的市场因素,也不排除垄断者趁机牟利的因素,但这是必须经历的改革阵痛。
我们的油价已经进行市场化改革,所以有过连涨,也有今天的“八连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煤价同样大幅下降,但是电价、暖价都未下降。这是因为后者缺少市场机制。
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定价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利,长远看对消费者有利。相反,政府定价表面上好像在保护消费者,实际上在多数领域,受保护的并不一定是消费者。
这一点,在药价虚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已经有过无数次政府主导的药品降价,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药价越降越高。这个机制,不是愚蠢之极,就是别有用心。
当前CPI、PPI数据持续走低,国际市场的输入性价格也在低位,我们应该充分抓住这样难得的价格改革“窗口期”,加速启动能源、交通、环保等一系列领域的价格改革。(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