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津冀等地再次启动PM2.5爆表模式。昨日,北京首次齐发空气重污染、霾和大雾三个“橙色预警”,市民深感“呼吸之痛”。包括微博、微信在内的社交媒体,被网友调侃雾霾的段子刷屏,诸如“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雾霾里,能见度不足二十米”,“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雾霾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从2008年的“奥运蓝天”到去年的“APEC蓝”,再到今年的“阅兵蓝”,足见只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有力举措,空气质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好转是可以实现的,雾霾也是可以治理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战霾历程来看,只有不断加大投入和加强立法,建立科学的污染防治标准,规范企业和公民的涉污行为,才能还原人们头顶的碧海蓝天。
2013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全国31个省(区、市)与中央签下了治霾“军令状”,分别确立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幅度的目标,若不能达标,领导就要被追责。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说,这既是责任状,也是生死状。
中央治霾的号角早已经吹响,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向雾霾宣战,不达目的绝不休战。今年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他在出席记者会时说道,要让偷排偷放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
可令人尴尬的是,虽然中央政府已经给地方政府下了紧箍咒,不仅出台了最为严厉的问责制度,“蓝天数量”也被纳入了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然而雾霾的“橙色预警”却再度笼罩了京津冀等地。究其原因,在笔者看来,治霾缺智慧主要是地方政府推动科学治霾、约束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的决心和动力不足,“唯GDP论英雄”在一些地方仍然大有市场,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困扰执政者,公众逃避自身责任,调侃埋怨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
治理雾霾,政府不能放空炮。有效治霾,必须要让地方政府变“各扫门前雪”为“全国一盘棋”的统一行动。雾霾没有明确的地域界限,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霾伏”圈已经在向南方侵袭。你治他不治,这不公平,也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治霾军令状的落空提醒我们,欠缺对治霾的复杂性、艰巨性的科学认识,“大跃进式”地治理雾霾,不仅达不到理想效果,而且有损政府公信力。一方面,各省在签订军令状的同时,要考虑各省淘汰落实产能、完成产业升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南方和北方城市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所有省份按照同一个考核指标来完成。另一方面,治理雾霾需要决心更需要耐心,西方发达国家用几十年才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不可能在一年内就得以彻底根治,这本身既不科学,也不现实。科学治霾,迫切需要解决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困局,必须加大环境执法,强化政府监管力度,有力震慑企业违法排污行为,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但是治霾也绝不意味着简单粗暴地对燃煤发电厂一律进行关停处理,铁腕治污的同时必须保障民生,尽量少地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大量污染企业关闭,大量工人面临失业,所以应该研究出台对口扶持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否则势必会成为干扰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治理雾霾,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建设之中。“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我们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发展。总书记早就说过,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告诉我们,要牢牢抓住生态经济这个“牛鼻子”,变环保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变常青树为摇钱树,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当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树立起科学发展理念,走出“唯GDP论英雄”的怪圈,雾霾的治理也就更为轻而易举。
治理雾霾,是一场严峻的“呼吸保卫战”,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全社会都必须积极加入到治霾的行动中来,形成共同抵御雾霾的公民自觉。互联网上广为传播的有关雾霾的搞笑段子,体现了人们对雾霾天气的无奈心情,但是一味地调侃和抱怨不是公民应尽之责。公民在呼吁自身环境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理应为环境质量改善尽自己的一份力,哪怕只是少用一度电,少开一天车,要知道,每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会增加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总书记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话说:“最大决心产生最高智慧。”防止治霾军令状再次成为空令状,需要政府、社会、公众拧成一股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共同打赢这场牵动全社会的蓝天保卫战。(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