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逆我者“五毛”消解网络文明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5-04-10 08:0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争当网络文明志愿者 积极弘扬网上正能量”系列评论③

  近日共青团中央的一份号召广大共青团员和各领域优秀青年“争当中国好网民”、“积极发出青年好声音”的文件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络文明志愿者被一些人恶意解读为“五毛大军”。

  倡导网络文明却踩痛了一些“公知”的痛脚,逆我者“五毛”的社会心态蔓延充分彰显了清朗网络空间的任重而道远。近年来,正能量屡屡遭遇曲解,断章取义者通过二次传播埋没真相,网络被视作法外之地,成为谣言传播的温床。在这个“既有繁花,亦生稗草”的网络丛林中,在这个人声鼎沸的观点自由市场上,固然有一些大V通过反抗政府赢取粉丝,少数民众不辨真相、过于“天真”,然而如何建构起一套网络社会的规则体系,呼唤公共理性,涵养互联网文明,则更为重要。

  今天很多人越来越没有耐心去倾听,而是迫不及待地诉说愤懑,互联网成为发泄暴戾情绪的最佳场所;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议程设置的权利,为网络“扒粪”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契机;缺乏理性的网民不相信主流媒体的报道,不相信官方的声音,却对负能量的内容趋之若鹜;别有用心者利用失意民众对权力阶层、精英群体的不满,煽动对立情绪,扩大社会分歧,激化社会矛盾。为了捍卫自己的自由而将对方打入地狱的话语表达方式,实则践踏了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

  围观改变中国,互联网的确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如果将社交媒体中随心所欲地乱贴标签、谩骂、攻击,却不用受到任何惩罚视为民主自由的象征的话,那么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无序的民主。在失序的网络空间,比坏心理泛滥,口口声声宣扬自由,却常常借自由之名限制他人自由。在枪林弹雨的微博空间,“劣币驱逐良币”时有发生,不建立起一种自由平等公正合法的秩序,用法治来规范网络,用制度来解决社会冲突,我们就无法真正拥抱网络文明。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包容的社会,但在互联网公共空间,各种尖锐的观点交锋,容忍比自由显然要困难得多。在这一过程中,普通网民容易走入两个极端,一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官方,二是对一些意见领袖表现得盲从。这两种极端,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成为消费对象。

  举个例子,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绅士,为何到了网上就成了流氓?原因很简单,现实中法律和制度的规范,让他有所忌惮,换句话说,他的自由是有底线的。但是到了网上,迟滞的法律,四处横行的言语暴力,让这种底线消失了。倡导文明上网,号召大家争当中国好网民,就是要重树这种底线思维,唤醒沉默的大多数。

  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说过,国家的未来在青年,网络的未来也在青年。尽管中国的网民涵盖了各个阶层和年龄段,但是青年一代无疑是最活跃的群体。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了“后喻文化”的概念,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以年轻一代为楷模的“青年亚文化”时代。而互联网又恰好是这种文化最先发轫的公共空间。

  网络监督的良性作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执政理念,提升了执政能力,激发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但是一个有序持久的公共空间必须在文明法治的框架内运转。逆我者“五毛”的畸形心态正在消解当今中国社会的网络文明,不少大V不断和法律打着擦边球的游戏,妄图操纵公众舆论,阻碍了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我们都知道,在美国,微博更多时候承担的是社交工具的职能,而在中国却成了政治议题的交锋场。杀气太重,棒杀对立言论,大大制约了公民精神的成长,成为多元观点理性表达和自由传播的一大掣肘。清朗网络空间,消弭网络戾气,需要更多的青年人站出来,不做明哲保身的犬儒主义者,争当中国好网民、积极发出青年好声音,自觉自愿守护网络空间的每一寸阳光。

     (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叙岚)

  “争当网络文明志愿者 积极弘扬网上正能量”系列评论:

  一、中青网评:号召文明上网踩了谁的尾巴

  二、中青网评:为网络文明扬旗是中国青年的担当

责任编辑:褚津笙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