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莫让酒席礼金“绑架”了熟人社会的人情

发稿时间:2017-03-29 13:1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世纪,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的著作中提出“熟人社会”一词,更通俗地讲就是“小圈子社会”,在更注重亲情关系和地缘关系的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生活模式更加盛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但在名目繁多的婚丧事活动中花费也在逐年攀高。

  酒席泛滥成灾。办酒席的理由不断推陈出新,除传统的婚丧嫁娶之外,还有订婚酒、升学酒、建房酒、入宅酒、参军酒、开业酒、升迁酒、谢师酒、买车酒、探亲酒、迁坟立碑酒、小孩(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生日酒(18岁酒、36岁酒、49岁酒、60岁酒、80岁酒、80岁以后年年办酒)……,甚至母猪下崽都大摆筵席,关于奇葩酒席的新闻,也在农村和网络上广为流传。在攀比风和人情债的驱使下,再加之很多人担心自己以往送出的礼金无法回收,于是寻找各种理由办酒,使得摆酒之风愈演愈烈,大有酒席成灾的趋势。

  随礼负担沉重。伴随着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礼金也随之水涨船高,从过去的5元、10元,发展到后来的50元、100元,再到今天的数百上千,甚至上万,点钞机出现在乡村的酒席现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打工一年好几万,回家吃酒荷包干”,这也是对滥办酒席导致沉重经济负担的真实写照。随礼负担已经成为农村群众的隐性负担,甚至成为部分脱贫群众返贫的一大诱因。

  中国历来是一个“人情社会”,注重“礼尚往来”,乡里乡亲大家都沾亲带故,很多村民也知道滥办酒席不好,也难堪随礼重负,但单凭个人没有能力独自去改变整体的风俗和传统,只能由着酒席礼金愈发严重的“绑架”着熟人社会的人情。欲改变这种局面,可通过宣传教育、行政指导和群众自治等方式实现。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移动媒体、远程教育、村民学校、文化广场、文艺汇演、集会庙会等途径,大力宣传推动广大干部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遏制陈规陋习,消除群众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导建立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理性行政指导。各级政府要理性行政指导,合法整治陋习,制度规范必须纳入合法性框架下仔细考量,不得与法律法规相违背,避免不顾公权戒律越界强制干预。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要求,动员全民参与做客事简办的推动者,尤其是公职人员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严格执行利益冲突回避制度、婚丧喜庆报告和公示制度等,做到事前报告、事后备案,杜绝隐性腐败、借机敛财。

  三是发扬村民自治。民间办酒席关联到礼尚往来的习俗与传统,从一定程度上讲,其属于社会自治的范畴,大可通过自治这一途径解决。而村委会、居委会、民间理事会等组织正好具备这样的能力,通过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居规民约、理事会制度等来合理设定酒席操办名目、标准、规模,简化程序,新事新办。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宣传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雪菲)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