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名家专栏 >> 正文

孙志明:2015中国外交攻坚克难稳步前行

发稿时间:2016-01-05 17: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5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市场震荡加剧,中东乱局未定、动荡未了、涉及未尽,巴黎暴力恐怖事件震惊世界……在这样剧烈动荡、充满变数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国际影响全面提升,外交布局全面推进,发展战略全面对接,外交理论创新全面深化。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2015年中国外交,我想这个字应该是“契”——契机、契合、契友、契约……中国外交攻坚克难、稳步前行。

  2015年中国外交安邦睦邻。周边外交在新时期中国外交整体布局中居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累计出访82国次,其中70%是出访亚欧国家,中国与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实现了高层互访,同欧亚地区国家实现高层往来全覆盖。2015年,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相继签署并获批准,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谈判完成,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加紧推进,RCEP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多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与多国发展战略实现对接,中俄蒙、中韩、中蒙、中国与印尼、中越、中新、中印、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双边多边合作取得重要进展,连接东亚与南亚的大通道呼之欲出,共建繁荣亚洲的共同愿景令人振奋。

  2015年中国外交相契四海。以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抗战胜利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主办中拉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议等为契机,中国主场外交、多边外交极其活跃,数以百计的外国政要访华。2015年,中国领导人出访频繁,习近平主席出访8次、15国(其中俄罗斯两次)、42天,李克强总理出访6次、11国、25天,取得丰硕成果:“白宫秋叙”确认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中欧合作四大伙伴建设全面开花,“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投资计划、英国基础设施改造和“英格兰北部经济中心”对接,中德建立“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协调机制,中国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覆盖亚非拉欧的国际产能合作布局初步形成……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声音响彻五洲四海。

  2015年中国外交广结善缘。中国历来反对国强必霸的逻辑,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存善念、行善事、结善缘,为中国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和信赖。2015年,中国在多个领域深化改革、加强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摆脱困境,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量的1/3;倡导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新开发银行,成功实现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积极参与全球性重要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贡献。习近平主席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加入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并组建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免除对最不发达国家债务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重大举措;深度参与、积极促进伊朗核问题谈判、南苏丹国内和解、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和谈,从中发挥了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重要作用,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2015年中国外交修治天下。当前,国际关系体系正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各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15年,从亚洲博鳌论坛到联合国系列峰会,从安全、发展、文化到互联网治理,习近平主席全面系统阐述“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主张,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形成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路径和总布局。这一重要理念不仅成为中国外交的又一面重要旗帜,也已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主张,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理解和接受。2015年,中国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系统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主张,中国向世界传达的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中国方案”,正在成为构建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的新蓝图。

  庄子曰:“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2015年,中国外交安邦睦邻、相契四海、广结善缘、修治天下,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的中国外交必将行稳致远,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维护国家利益、发挥更加积极、更富建设性的作用。

  (孙志明 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博士)

责任编辑: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