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指出当时全球的状况是西方世界与中国“两极相联”的秩序,马克思的智慧对于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北大的韩毓海教授就用这一概念来分析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生产体系的变局,“两极相联”不仅仅局限于描述全球经济体系,同样也可能是支配人类未来百年的全球新秩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现存的全球秩序具有双重性。现有的全球秩序从显性层面来看是人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同时也是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多边体系。同时,这一体系又具有内在的不平等性。二战后,全球深层秩序是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随着苏联解体,“美国霸权·西方中心”的全球秩序重新回归。
第二,中国的角色具有双重性。中国一方面是现有全球秩序的保守性力量。中国作为二战胜利国,参与构建了现存全球秩序,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是这样一个全球秩序的积极融入者,并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中国又是这一体系的变革性力量。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全球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包围圈之中。第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出于历史记忆和现实考量,不愿意加入发达国家主导的支配与被支配的世界治理秩序。第三,中华文明带来的一些文化遗产,使得中国也不会完全认可现存的不公正的全球秩序。第四,中国作为一个国土、人口、经济体量与美国规模等量齐观的大国,是不会完全被“中心·外围”秩序所完全吸纳的。
第三,“大有大的难处”,美国霸权由于其内在危机正处于长周期的衰落过程中。美国制造业最强大的时候是在二战后,1953年达到占世界比重的峰值(44.7%),随后,全球的生产中心就从美国向东亚转移。随着这一转移,美国利用科技领先优势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资源配置能力,继续保持其在全球企业创新中心的地位。从整个国家创新能力来看,美国的全球创新中心地位也正受到挑战。中国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申请量、科技论文数都在快速追赶美国。
“美元·石油”的霸权同样也遇到挑战。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体。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重要性迅速上升,已经成为第四大货币,随着加入特别提款权,重要性还会进一步上升。
美国要维持一个全球性的军事霸权,其军费开支远远超出其贸易和GDP占全球比重,同时由于其霸权的虚拟化,这些都造成了其国内的严重债务危机。2008年后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工业化、削减政府支出、收缩全球军事干预,可以视为对这一霸权体系内在危机的一种明智反应,但是并不改变其长期衰落趋势。
第四,中国采取两种策略“挤入”全球秩序中。中国即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建立起一套与美国相抗衡的全球霸权体系。中国的角色恰恰是融入与改造。一种策略就是继续融入现有国际体系,并推动现有国际治理体系的改革,使得它向一个更加公正平衡的方向发展。另外一种策略就是另起炉灶,构建自身主导的国际协作体制机制,从而对现存的全球秩序形成补充。
第五,中国的“挤入”将推动全球形成新的“两极相联”秩序。“两极相联”标志着新的两极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相互依存与协作。它并非G2,也并非美苏两极冷战格局,而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全球秩序新局。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从单极霸权向两极相联秩序演变的过程中,中美两极秩序始终存在竞争与抗衡,两国围绕全球秩序主导权的争夺将是一个长期过程。第二,两极相联意味着两极秩序的相互补充。中国代表的新一极秩序的进入,对旧秩序形成补充,使得全球治理体系更为健全,推动其向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第三,两极相联还意味着两极秩序的相互协作。中美有着广泛的全球共同利益和共同诉求,全球化已经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第四,两极与多边共存。由于中国作为能动力量加入,使得任何一方都难以绕开多边共决机制主导国际事务,所以两极相联秩序将推动全球治理的民主化,使得联合国等多边机制的重要性上升,而不是下降。
两极互联的深层秩序为多边共决的显层秩序提供了稳定秩序,这不是霸权稳定,而是中美共同发挥领导力,打破多边机制的囚徒困境。中美就二氧化碳减排作出共同承诺,对全球的减排起到引领作用就是一个例子。
人类历史上的全球秩序转变总是与战争或者说巨大的地缘政治灾难相伴随,由于中华文明自身特性,中国崛起并不会采取挑战现有霸权的方式,而是以一种和平融入和渐进性变革的方式,推动全球秩序转向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方向。这种战略选择无疑是充满智慧的,不但有利于全世界,也同样有利于中华民族自身。(鄢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