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当代女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主要遵循。女大学生作为妇女中的青年进步群体,她们的教育关乎妇女群体的整体追求与未来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引,全面推进女大学生教育工作,要从理论与实践教育、人文关怀认同、多元文化氛围三个层面来把握。
在理论与实践中加强女大学生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引领我国妇女不断获得时代新发展的思想利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引,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并在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指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将妇女事业发展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擘画,为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高校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阵地,一方面,要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开展高校女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依据地方特色与学校实际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女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女性学、马克思妇女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中国特色女权主义实践等。另一方面,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当代女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革新知识体系、创新课堂形式、改革课程内容,同时增设相应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关于女性知识的社会调查、社区服务以及假期实践等,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融合,在实践活动中完善其理论知识的不足,进一步坚定女大学生们的政治立场,引导女大学生思想发展。
在人文关怀中认识女大学生自身价值。推进女大学生教育工作不仅要注重女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政治引领,更应注重她们的价值认同与人文关切,使她们在自身与社会的共同力量下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在自身价值认同感方面,引用典型女性与典型事件激励女大学生积极向上、增长才干、奉献社会。例如疫情期间,李兰娟院士等一大批杰出女性奋战在疫情一线,为党和人民做出卓越贡献。二是在人文关怀方面,结合女大学生实际需要,切实解决女大学生的诉求,进而探索女大学生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妇女社会力量。例如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组建党员互助小组;不断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有关女性职业培训,同时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广阔的社会中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
在多元文化氛围中开拓女大学生受教育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女大学生中的广泛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授形式,同样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科学研究以及网络宣传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高校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开展读书活动、演讲大赛、征文比赛等多形式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让女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格修养,培养良好品格。其次,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学术讲座、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等形式,让同学们在学术的氛围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女大学生培养质量。同时,随着微信、视频号等新兴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高校相关部门、专业课教师以及辅导员,应与时俱进,将网络思政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教育相结合,在网络平台开设专题宣传板块,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宣传当代女大学生先进事迹,充分展现当代青年女性的精神风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刘一静 刘宇慧)
注:本文系2022年度陕西妇女/性别课题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妇女教育发展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HZ105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