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构成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鲜明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是党和国家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靠的就是精神的力量。现在我们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我们党依靠伟大精神创造历史,更要依靠伟大精神赢得未来。
立足“精神物质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夯实传承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我们一方面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时甚至是十分巨大的。正是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党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物质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在现实生活中,物质一般表现为富足和匮乏两种状况,精神一般表现为振奋和萎靡两种状态。两者组合可以有四种情况。我们最常见到的是物质匮乏而精神振奋,物质富足却精神萎靡。我们最想见到的是不管物质富足还是匮乏都能保持精神振奋。
物质匮乏而精神振奋,这是我们共产党人最为鲜明的精神特质。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与物质匮乏的困难一起袭来,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在那个艰苦奋斗、激情燃烧的年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边打边稳边建,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努力,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是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激励中国人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创造了人间奇迹。
物质富足却精神萎靡,这是我们共产党人要与之斗争的最大敌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我们曾经一度认为物质匮乏是我们最大的敌人,那是因为我们共产党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直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可是当我们解决了物质匮乏问题之后却发现,物质富足给我们带来的考验,实际上是和物质匮乏带来的问题一样多,有时甚至带来的问题范围更广、层次更深。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精气神足,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发愤图强,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人间奇迹。如果党员干部理想动摇、宗旨淡化,人民群众精神萎靡、贪图安逸,那往往本来能干成的事情也会干不成。新时代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不管物质富足还是匮乏,我们共产党人都要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在社会主义物质大厦巍然屹立的同时,社会主义精神大厦也应高高耸立。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经受住享乐主义等有害思想的侵蚀,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情况下,不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
站在“永恒的定格”高度,坚定传承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先后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和历史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独特的历史和实践特点,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独特优势,但是也有人据此提出了是否过时的问题。能否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传承与弘扬的信心是否坚定、行动是否坚决。
形成过程有限,崇高精神永恒。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名称、内涵都是具体的,形成的过程也都是与英雄模范、典型地域、历史事件、科技工程紧密相关。有的以英雄模范的名字命名,如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等;有的以典型地域命名,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有的以历史事件命名,如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有的以科技工程命名,如“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形成过程虽然有限,但影响和力量无限。以焦裕禄精神为例,作为生命个体的焦裕禄,他的生命是有限的;作为县委书记的焦裕禄,他的精神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是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为精神内核的焦裕禄精神,却是对每个人、每个共产党员都是一种精神感召,是一个永恒的定格,永远不会过时。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
时代条件变化,理想事业没变。时代条件变化主要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精神主题具有的鲜明时代烙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精神主题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主题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展现的精神主题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的精神主题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砥砺奋斗的伟大奋斗精神。时代条件之变带来的精神主题之变,并没有带来理想事业之变,我们始终在坚守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由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精神构成的精神谱系,具有共同的源和本、根和魂,那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些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学习先进做法,转化具体行动。传承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一个传“形”还是传“神”的问题。比如传承与弘扬井冈山精神,并不是要求党员、干部像当年那样过“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日子,这只是井冈山精神的“形”,我们可以到井冈山去吃上一顿红米饭、喝上一碗南瓜汤,这只是为了体验一下当年红军的艰苦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永葆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这才是井冈山精神的“神”,也是我们要传承与弘扬的“魂”。再比如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就不能只是喊口号,而是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甘当螺丝钉,勇于奉献、乐于助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传承与弘扬的是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以光荣传统定魂、以红色基因定质、以实际行动定向,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伟大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秉持“把握历史主动”原则,开创传承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全新境界
传承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把握好现阶段的历史大势,抓住利用好当前的历史机遇,提出相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人在历史发展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就能够把握历史主动,从而更好地前进。
获得精神上的主动成为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前提。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各种救国救民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到科学的思想理论,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力量。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产生了共产党,中国人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才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弘扬的思想指引。
培育生成新的伟大精神成为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途径。具有系统性与连续性的事物才能构成“谱系”,“精神谱系”重在强调精神发展变化形成的系统。纵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培育生成过程,体现出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强大包容性和动态发展性,精神谱系的生命力体现在不断培育生成新的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事业永无止境,精神不断生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些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表现出的历史主动性、历史创造性及精神状态、精神境界的真实反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塑造新人成为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战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要让年轻一代记住并永远学习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涌现出的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用他们的风骨和品质支撑起青年一代的精神脊梁,我们就会牢牢地把握住历史主动,就会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历程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7ZDA005)的阶段成果]